第41页
粮,那怎么办?”“怎么办?拉出去揍他!”贾正站起来,用拳头朝空中一捣。
“对,揍他!”刘太生同意地喊了一句。
赵庆田缠好子弹袋,瞅瞅大家,看看魏强、刘文彬,慢腾腾地说道:“打,咱们确实都有枪。不过咱这手里的枪,是保护咱武工队在这种环境里做各种工作的,不是叫咱用它在这里来蛮干。”
“这话对。有我们在,群众照旧听敌人的摆布,给敌人缴麦去,在咱们说来,是件不光彩的事。”魏强把话接过来,“如果怕不光彩,就要来个蛮干,结果会给群众造成更多更大的损失,那就更不光彩。大家不愿意让群众缴麦子,就得往大处打算,共同想办法解决。常说:‘三个缝鞋匠,顶个诸葛亮’,咱这二十多个共产党员和三个鞋匠比起来,就强得多了。现在咱们就大家出主意,集体讨论个破坏敌人征麦的办法。”大家聚集在菜油灯的周围,油灯映红了人们的脸。人们围绕破坏敌人的征麦计划,你一言他一语地讨论起来。
多半宿的讨论,人们一致认为:用“真截假要”的办法最可靠。根据田各庄、大冉村——这两个小麦集中地点的敌情、地形,可以在群众缴麦的那一天,将小队分成两部分,潜在两据点周围的青纱帐里,待送麦群众赶到,用鸣枪、追嚷的办法一闹腾,将送麦的群众拦回去,然后打发各村联络员进据点报告,说麦子让八路军截走了。
这个办法,魏强认为可以,刘文彬觉得也行。于是,就决定后天这么干他一家伙。大家觉得这么做,能让群众保下一部分麦子,都从心眼里痛快,也都积极在为后天黄昏的行动做着准备。
第二天,天刚过晌午,太阳直上直下地晒着地上的一切,屋子里像蒸笼似的那么热。有的同志的腰间,让子弹袋煞得起了一层小米粒大的痱子;有的同志热得口干舌燥,有的同志汗水淋淋,一股劲的喝凉水。贾正弄块蘸湿的手巾,缠裹在头上;李东山从“万宝囊”里拿出上次打伏击捡的一盒万金油,让大家来擦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