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七十九
第10章步步紧逼
一
理查德从南京飞回北平的当天下午,就坐在书房,把头埋在成摞的报纸堆里。他还没有派车去接回爱弥丽,也不愿想红薇逃跑的去向。总之,他的公馆有如一团乱麻,一潭死水,一切都反常了。他在《大公报》、《益世报》、《世界日报》、《北方日报》上,除了看见“中日交涉渐入佳境”、“国府陈介外交次长与日外相私交甚笃,两国纠纷可望顺利解决”、“中国和战皆处被动,办法难言,国难不止一端,亟谋最后挽救”等这一类时事消息外,也还登着“八岁女孩受孕”、“八旬老媪生须”等奇闻怪事。他没有心思读这些报纸,一路上他所看到的实际情况,已使他非常心烦意乱。街上到处是沙袋土垒;川流不息地跑着辎重军车;有许多商店已关门上板;粮店门前挤满买粮食的市民;银号钱庄在泉涌般的争先挤兑中纷纷倒闭;平津的火车班班误点,时开时停;北平故宫的古物,已急着用飞机装运南迁;在飞机上他就看见北平城郊的石牌坊、刘家口、大井村、小井村一带,已布满了蝗虫般的日军,这一切准备大撤退的明显迹象,都使他忧心忡忡。
还在庐山的时候,他就得知蒋介石虽然被迫对日抗战,但仍然要求“国人保持忍耐镇静”,并通过孔祥熙的活动,希图通过英国驻华大使蓝浦森、美国驻华大使汉弗莱,让英美出面调停,以达到蒋拟定的八字方针:“忍辱图存御侮雪耻”的目的,并命令冀察当局开展“忍耐外交”。理查德最为忧虑的是,二十九军的军长宋哲元,虽然已从他天津的公馆回到北平铁狮子胡同进德社住处,但他也不能逆着这股强大的抗日洪流,一下子制止他统率的二十九军中爱国官兵和青年学生军那种不顾违命、寸土必争的战斗气派,因此,他推测战争必然是非常激烈的。
他把这堆积如小山的报纸推开,又开始阅读他不在家时收到的所有信件。这些都放在一只很大的铜丝编制的文件网筐里。来信大体都是华北教区关于教务方面的事务交涉。一件件不愉快的事情纷至沓来:在山区,自卢沟桥开战,许多教民起来夺回了他们过去“奉献”的土地;夏收以后举行了第一次抗租,拒绝向教堂缴纳任何实物或现款;遵化县城内的爱德华牧师还拍来急电求救:“经济陷于困境,教务濒临瘫痪,请速汇款接济。”这一切都使他够烦恼的了,又加上蓓蒂不知去向,他心想:“莫非这个山女真要让我蚀本么?难道我要让她做为一位东方美人轰动美国的那个梦想,真的要化为泡影么?”
爱狄悄没声地进来了。他凑近理查德慢声细语地说:
“老爷,总领事馆派车来接您了。”
理查德抬眼看一看表,正是四点钟。他破例没有吃午后茶点,立刻把那些令他烦恼的信,又装回铜丝网筐里,穿好衣服,匆匆穿过院落,带着郁郁不乐又紧张恐惧的心情,上了门外停着的那辆奥斯汀牌汽车。
街上已经实行地段戒严。小轿车凭着外国外交使团的特殊标志和车头镀镍的小旗上那面迎风飘扬的美国星条旗,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在马路上飞驰,流星般穿过层层岗卡和工事。由于刚刚下过一阵雨,柏油路上还闪着一片一片雨水的亮光。在接近新华门的时候,远远就看见那里围着一些人在吵闹。
“等等,请稍开慢点,我想看看那儿究竟出了什么事。”理查德从后座上欠起身,拍着司机的肩膀说。
汽车减速慢下来,这时他看见几个日本兵,手里举着烧酒,啃着一块酱牛肉,醉熏熏地在往新华门里的中南海冲闯,还有两个日本兵竟然冲着中国持枪站岗的卫兵撒尿。“哦,真野蛮!他们在滋事哪!”理查德喃喃地说,“我们快离开这群野兽吧!”
车又加快了速度,冲过了新华门前那段长安街。15分钟后,汽车开进了东交民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