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4页
    八十四

    “对。依我之见,还不如把弟妹送回北平去,咱这里一举事,会打得很厉害。我的家眷就不敢带到这里来。如果不嫌弃,也可把你的宝眷送到我天津租界的家里避避。”

    “谢谢,以后再说吧。”

    张庆余队长派他的司机用吉普车送李大波进城。为了不让司机知道他的去向,他在鼓楼南大街靳家胡同口下了车。街上很静。等汽车开远,他就穿过鼓楼来到北大街。这里行人也很稀少,只有挂着“冀东联合准备银行”招牌的三间有铁门铁栏杆的门脸,还亮着两盏磨沙泡子门灯。他依然穿着保安队服,手里提一个小包袱,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才来到已经上了门板的高升铁活铺。

    杨承烈和王淑敏正在小后院印传单。李大波向他俩汇报了宝通寺的发动工作和白天刚在特务机会开的紧急军事会议情况。他们听了自然很高兴。杨承烈点着只烟,吐着烟圈儿说:

    “你去一趟北平见见宋哲元也好,他头脑里的和平幻想太多了,你要给他开开脑筋才好。”

    那一晚他与杨承烈同住在小院地上铺的芦席上睡了一夜,他俩悄声地聊了很久。第二天一早他就爬起来,换了一身便装,赶往火车站,坐上那辆通州北平短途火车走了。

    李大波到达北平前门车站,时间还太早,火车站的那座大钟,刚敲过七点。他想还是先乘车到西苑旅部找何基沣旅长了解一下情况再去见宋哲元才好。

    在西苑旅部,李大波见到了何旅长,他已然两天两夜没有阖眼,他俩还是那次准备作战方案时见过面,一晃将近半月,所以一见面觉得新奇而高兴,好像隔了很久很久没见似的。见了面有一肚子话要说,真不知从哪句说起才好。自然李大波说了一下通州的情况,然后说自己想去见宋哲元,但时间太早,怕他还没起床,还是先到这里来聊聊。

    何旅长倒一杯温茶给李大波说:“你先喝点茶泄泄心火,你还没吃早饭吧?等一下咱们一块到伙房去吃。”

    李大波坐在何旅长对面的一把椅子上,呷着温茶,听何旅长叙述他在北平时发生的情况。

    “自你走后,卢沟桥的战况发生很大变化,张自忠、冯治安、秦德纯还有总参议都给他宋哲元拍过电报。但他总是做这样的回答:虽然对所发生的事不无惊讶与不安,但认为事态不至扩大,有和平解决的可能。他特别指示:‘必须镇定处之,相机应付,以挽危局’。后来事态越来越严重,又派邓哲熙①亲往乐陵,促他迅速返平,主持一切。那时他还对邓表示:目前日本还不至于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只要我们表示一些让步,局部解决仍有可能。谈判条件你知道了,真是气死人,怎能让我们受侵略的中方向日方赔礼道歉?而且还要求撤换我方有关军政指挥官!此可忍孰不可忍?!我当时勃然大怒,指斥樱井顾问:‘明明是你们阴谋侵略,应向我方赔礼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侵略,否则就消灭你们!’说完,我就把小手枪往桌上一拍,吓得樱井不敢开口。结果,日方代表没等散会就从后门溜走了。我说:‘对付他们,就是狠狠地揍,叫他们知道厉害才行,谈判必然是吃亏上当!’就在这时,南京方面来了指示,让宋先去保定,不必回平。他考虑这道命令,可能包括着蒋要趁此时机端他老窝的意思,他才跟着邓于7月11日一块从老家返回,先到了天津。当然,他去天津不是为了抗战,而是为了求知——

    ①邓哲熙,当时任河北省高等法院院长。

    “当时我们全都看出来,日本与我方谈判,借以摆出和平解决的姿态,因为他的后续部队尚未调来,是作为缓兵之计,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情势好像非常缓和,宋胖子就被这迷惑住了。到天津第二天——7月12日就发表了这样的谈话:‘卢沟桥事件之发生,实为东亚之不幸,局部之冲突,能随时解决,尚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战争启示录简介 >战争启示录目录 > 第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