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食子
远,这里的卫所虽撤了但兵却暗中为散,他们一到,几乎是顺风顺水。
“多谢各位肯定。”苏季端着酒碗,站在桌边,看着各位文人侠客,两桌人时一共十八位,十一位读书人,七位武艺高强有将才之范的侠客。
也非这一处突然来的人,而是半个月前,陆陆续续赶来投奔他的。
“苏二爷。”其中一位姓墨的先生道:“你是有德之人,无论是曾经的后宋,还是现在的后宋,都是我等愿意效力的。我等愿意跟随苏二哥,一往无前,创就大业。”
“好!”苏季回道:“这一碗我苏世元敬各位,干!”
十八个人一起端碗,喝完碗中酒。
喝的兴起,桌上几位读书的先生即兴吟诗,挥毫泼墨著在墙上,苏季大笑,赞不绝口。
酒到夜半,各人散去,醉醺醺的苏季由段震扶着回了房里,“殿下,可要给您煮点醒酒汤来?”
“不用。”苏季站直了,笑着道:“这点酒还醉不倒我,不过是助兴罢了。”
段震愕然,喝了有一坛了吧,没想到苏季酒量这么好,“还是喝点,免得您明日起来后头疼。”
“有劳了。”苏季谢了段震,到书桌边坐下来,桌上放着信,他拆开来看过之后便失笑,提笔给苏婉如回信。
“开朝登基称帝之事可再等半年,待我们在山东汇合后,再商讨此事。至于都城,别处都不再合适,唯有燕京方可。”
“回过平江府后,我将都城建在燕京的想法更为坚定。不烧不毁,我便要坐在赵之昂坐的龙椅上,让他死不瞑目。”
“婉婉不必担心我,二哥已不是十年前的毛头子,不管什么事都会三思而后行。”又道:“至于你的有能之士投奔。既来之则是客,暂时安顿留用便是,我们不多这些人。如此,才能让下真正有才能的人,来投奔效力。”
苏季写了许多,虽未酒醉,但头却有些酒兴,他折好信放进信封封好,靠在椅子上歇了一刻,忽然起身走到身后挂着的疆域图边。
此处离成都府很近,来回不过十日的距离。
“殿下。”段震端着醒酒汤进来,“要不,您回一趟成都?”
段震不知道苏季的心思,他只是知觉苏季可能有事想要回去一趟。
“算了。”苏季一笑,道:“大事未成,不能害人!”
段震一愣,“害谁?”
苏季拍了拍段震的肩膀,一口喝完了醒酒汤,段震知道他不会,便接了碗,道:“那属下告退,殿下早点休息。”
苏季微微颔首,待门关上,他已重新坐下,将桌子一角放着的信拿起来,一封一封看,一封一封的回,待事情做完,色已经大亮,他揉了揉眉眼,靠在桌子上打了个盹儿,门外便已有轻微的走动声。
“殿下。”段震犹豫了很久,还是敲了门,“胡大人来了。”
苏季嗯了一声,道:“我洗个脸。”着人已经起来,抄了冷水洗漱,衣服都没有换便直接出了门,和胡大人走了几个村庄,一直到中午的才回来,啃了一个馒头便招了昨晚一些吃酒的幕僚进来。
“胡大人的意思,问我可能效仿南阳,和城中几家氏族商讨一番,分散一些田地出来,分给百姓。”苏季看着在坐的人,“各位先生可各抒己见,苏某洗耳恭听。”
“南阳人文不同,又地处中原,比此处百姓以及民风要朴实许多。”一位张先生着,他今年已有五十五,前朝的举人,后来赵之昂登基后,他就一直在家中开办了私塾,苏季在广东时,他就关了私塾跟着来了。
“张先生的观点在下正好相反。”一位刘先生道:“公主在南阳走出此举,目的就是要让各处各地的氏族看着,以便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以后再到别处去,遇到这样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