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七 强敌
共制造了两门,马千山和林深河一人负责一门。两人各带三名助手,总共八个人组成炮组,老马担任了组长。倒不是不想多做,可氧气瓶实在太少,剩下几个瓶子还另有大用处,对火炮有经验的人手也太少,只好凑合两门先用着。

    拥有了火炮这种战争之神,让大家对未来局面乐观不少,不过舒心日子没能过多久。唐健率领的侦察小队在大年初七那天返回临高,带回了有关琼州明军的第一手资料。

    而这份资料却让大多数穿越者心头发凉。

    “明军在琼州府的武装力量好像有两部分,一部分陆军驻扎在琼州城外的附属罗城中,另一部分则在海边白沙口的水寨,以水军为主,两地相距约四公里。”

    绿区大院里,白色大银幕上正播放着这次唐健拍摄回来的数码录像。画面中正显现出明朝士兵日常生活和训练的场景,因为都是远景,看起来有点模糊。不过那黑压压的数量着实让人感到惊心。

    “他们的数量大约是多少?”

    解席最关心这个,唐健很沉重的点点头:

    “算过了,是通过数营房和队列来大致估计的,但出入不会太大。”

    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唐健报出了切实数字:

    “驻扎在琼州府的陆军大约是三千人,其中有不少黎族。白沙口水寨那里约有两千人的水军,总共五十二条船,其中有十五艘比较大的战舰,大小跟我们的轮船相近了。”

    随着唐健的解说,北纬调出画面,比较熟悉古船模型的文德嗣等人一看就认出来了:

    “都是福船啊……我靠,居然还有一条宝船!”

    画面中某条明船特别巨大宽阔,上面高高飘扬着旗帜,似乎是旗舰的样子。个头要比其它所有明船都大很多,庞雨曾在家乡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里见过一条仿制的明代宝船,样子就跟录像中看起来差不多。

    “很强大的海上力量啊,先前是谁说明朝水军不行的?”

    没人搭这话茬,明清两代王朝都禁过海这是历史事实,但历史教科书上却没提及过海南岛这种地方明政府是如何管辖的。很显然,再怎么禁海,明政府还是需要战舰来保证海岛领土,琼州水军有大船其实一点不奇怪。

    “他们的战斗力怎么样?比我们先前打掉的卫所兵如何?”

    有人开始寄希望于对方的军事素质低下,不过唐健很快打掉了他们的幻想。

    “没交过手,不知道战斗力如何,不过我们观察了二十多天,他们每隔三到五天会有一次训练,每隔十天左右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会操,虽然他们练的刀枪技术和队列看起来都很傻,但至少说明他们是职业士兵。”

    放映室里一时沉默了,明朝的职业士兵——现代人对“职业”这个词总是比较迷信的,这边队伍里除了唐健和王海阳,其他人可都不是职业军人啊。即使现代人营养好点,个子高点,体格也健壮点,但面对面碰上那些专门以杀人为业的职业化士兵,恐怕谁都不敢说自己稳操胜券。

    更何况双方的数量还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一百对五千……这仗可怎么打……”

    就连向来最坚决最乐观的王海阳都有些愣神,而其他普通小白领们自然更不用提了。

    “我们是不是考虑下……换个地方发展?”

    果然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但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否决了,就连以前一直最主张换地方的凌宁这次都不赞成挪窝。

    原因很简单,对于那些主张逃跑的人,只需要问他一句话:

    “打算去哪儿?能去哪儿?”

    ——在临高县,大家辛辛苦苦干了这几个月,好歹有了一座水电站,有了一批小工厂小作坊,附近的矿产资源已经基本探明,和周围老百姓的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迷失在一六二九简介 >迷失在一六二九目录 > 三七 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