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八三 大忽悠
南岛上的富商和士绅阶层给捆绑在了一起。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岛上各个阶层都联合起来,共同面对来自岛外的压力,这才是李教授和庞雨阿德等人的计划核心。无论那些富商士绅的努力能否见到成效,只要他们能共同行动起来,那么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达到了。

    大明推官王璞一直没什么动作,虽然他也全程参加了这次会议,但始终沉默不语,可也并不离去,就在那儿坐着。

    直到别人都走*了,王璞才慢吞吞站起来,走到这边几人面前:

    “李老先生,庞军师,下官在对面倒也有几位同年至交,其中更有一人正是在那两广总督幕中参赞。只是我纵然写信过去,怕也没太大用处——在他们眼中,下官已是投贼戴罪之身,无论说什么,他们都不会相信的。”

    这边李教授和阿德等人互相看了一眼,几个人都笑了。阿德还给他端来一杯茶水。王璞有些诧异,不知道这些短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呵呵,介山先生,我们对于你的期望可不仅仅是写两封私信而已。”

    老教授示意王璞坐下,顺手拿起桌上一张名单:

    “陈耀,字元朗,两广总督府的钱粮师爷。他是万历四十六年的举人,但此后一直没能考上进士——介山先生所说的同年至交,就是指这位吧?”

    王璞吃了一惊,想不到短毛早就查清楚了……抹一抹额上冷汗,点头道:

    “正是,陈元朗当初赶考时与下官住的同一间客栈,又是一榜中的举人,是为挚友。下官能谋得这琼州推官之位,还有元郎从中斡旋之力。吾若有所求,他必会设法照应。只是我担心……此间情状,非片言只语可解。元朗也非经管此事之人,若贸然给他送去书信,只怕反会连累他被人污为通匪……”

    “啊,这个陈耀我们也在注意了。他是总督府中少数主张招抚的几个人之一,而且正是他提出来‘以髡制夷’的想法……当然,我们也不主张现在就跟他打交道。介山先生你的顾虑很有道理,我们这时候跟他联系,肯定会连累他倒霉的。”

    庞雨也凑了过来,与阿德一左一右坐在王介山旁边,笑眯眯开始忽悠他:

    “但我们仍然希望你能写一份文书发过去,只不过不是私信而是公文,直接发给王尊德的。”

    “啊?”

    王璞吓了一跳,被刚刚喝到嘴里的一口茶水呛到,连连咳嗽不已。

    “这……咳咳……这怎么可以!”

    “怎么不可以?”

    阿德拍了拍王璞身上那件七品官袍——因为穿的时间太久,已经有点脏有点破了。

    “哪,老王,你到现在一直穿的大明官服,我们从来没有要求过你背叛大明朝,是不是?”

    “……是。”

    “我们也从来没有自己竖旗子立杆子,说琼州府不归大明王朝管辖,是不是?”

    “呃……是!”

    “海峡对面更是从来没有发过公文来,说把你们这批人革职,说琼州府不再是大明领地,是不是?”

    “这是自然……可是……”

    但阿德根本不给他分辨的机会,重重在他肩膀上一拍,哈哈笑道:

    “这不就结了——你是北京户部正规任命的琼州地方官,王尊德是你的顶头上司,现在你官帽子又没摘掉,下级给上司写报告不是天经地义么?有什么不可以的。”

    王璞张口结舌半天,随即苦笑不已,但又微微摇头:

    “是吏部……诸位先生,你们的想法和做法都很古怪,一片好意下官心领了。只是,朝廷大事,不能这么儿戏的。你们说得再怎么天花乱坠,也要对面朝廷肯认才行啊!”

    “认不认是他们的事情……说老实话,明王朝的很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迷失在一六二九简介 >迷失在一六二九目录 > 一八三 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