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18、卢德铭——秋收起义 军事元勋
准备兵分三路取浏阳会攻长沙。

    起义受挫后,9月19日,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当天晚上,毛泽东在里仁学校教室内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在这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上,围绕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和道路的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会上,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和起义已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提出了放弃攻打长沙和占领中心城市,到湘赣边界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山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保存和积蓄革命力量,走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政权道路的主张。

    但师长余洒度、三团长苏先骏等人则不同意毛泽东的主张。他们不承认会攻长沙的计划已经失败,反对向农村退却,不顾实际情况顽固坚持执行原计划不变。在这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争论不下的关键时刻,卢德铭再次坚决地站在了毛泽东一边,拥护毛泽东“向罗霄山脉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正确主张,反对余洒度提出的“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路线。他恳切地说:“现在敌人集中兵力来打我们,我们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如果还去攻打长沙,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这一意见,对于会议统一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部队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

    掩护部队突围不幸壮烈牺牲

    9月20日,起义部队在毛泽东、卢德铭率领下,从文家市向井冈山进发,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转变。是夜部队宿营萍乡县桐木镇,第二天到达小枧,22日进入萍乡芦溪镇。23日清晨,部队从芦溪更田村出发沿芦溪河行进,毛泽东和卢德铭率领指挥部走在前面。但爬上离芦溪镇15里的山口岩时,突然遭到江西军阀朱培德的特务营和江西第四保安团的伏击。

    起义部队毫无准备,仓促应战,损失很大。混乱中,许多参军不久的农民战士四处逃散,部队有被打垮的危险。在此危急关头,总指挥卢德铭挺身而出,将生死置之度外,亲自率领一个连折向队伍的后面,占领路旁高地阻击敌人,掩护毛泽东和部队转移。在这场恶战中,敌人一部占领了附近的一个山头,居高临下,雨点般的子弹疯狂地向卢德铭所在的阵地扫射。卢德铭全然不顾,继续指挥战斗,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毛泽东虽然同卢德铭只相识了不到一个月,但相互间已十分信任,两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当毛泽东听到噩耗后,痛惜不已,他悲愤地大呼:“还我卢德铭!还我总指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简介 >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目录 > 18、卢德铭——秋收起义 军事元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