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34、江上青——晓天画角 惊醒沉睡
装大队,区建立武装中队,乡建立武装分队。到1939年8月五游(六抗)司令部组建了六个支队,由100多人枪,发展到4000多人枪,这些由共产党领导或控制的部队后来编入了新四军,成为驰骋江淮大地的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

    在扩大武装力量的同时,江上青还不失时机地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普遍建立了党的秘密基层组织,安排许多中共党员担任乡长、镇长,从而使泗县的区乡政权牢牢地控制在我党手中,为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的建立、中共苏皖党委的南移和新四军四师东进皖东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江上青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他一方面在农村组织农民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还想方设法征得盛子瑾同意,广泛邀请社会名流、开明士绅参加政府工作。管镇王晓庄王赞虞是一个很有才能、很有影响的热血抗日青年,江上青主动上门,请他出来工作,委任他为五河县三区区长,工作很有起色,后在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双沟东陈店村的陈荫南是地方名流、开明绅士,江上青多次登门请他出来参加政府工作,此后陈荫南一直拥护共产党的主张,努力做好工作,在淮北地区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建国后,陈荫南仍以民主人士的身份,担任安徽省副省长。半城祖树屏是当地有名的士绅,江上青登门请他出来任“五游”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半城一带很快成为皖东北最稳定的地区。

    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原泗县县长、时任灵璧县县长的许志远,不抗日,拉势力,树山头,在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与盛子瑾矛盾激烈,对皖东北抗日局势影响很大。江上青派中共党员吕振球到河南永城与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彭雪枫取得联系,请他们到皖东北来作抗日的后盾。7月,彭雪枫派豫皖省委书记张爱萍及刘玉柱前来皖东北与盛子瑾谈判,由于江上青作了大量工作,很快达成协议,在半城张塘公开设立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

    江上青为避免盛子瑾、许志远之间的冲突,影响皖东北抗日的局面,在征得张爱萍和特委书记杨纯的同意后,不辞辛苦地奔波于泗县和灵璧之间,促成盛、许二人到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的胡炳云大队驻地灵璧县张大路举行会谈,在张爱萍主持下,许志远表面表现很好,愿意接受盛子瑾的政令,会谈很圆满,但暗地里许志远指使反动地主柏逸逊、王铸久部,埋伏在盛子瑾回程经过的泗县刘圩区小湾村。当盛子瑾、江上青等经过时,突然发起猛烈袭击,江上青奋起反击,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8岁。

    噩耗传来,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各界人士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分别在青阳、半城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江上青遗体安葬在八路军、新四军皖东北办事处附近的崔集。1982年迁葬于江苏泗洪县烈士陵园,并树碑立传,由老将军张爱萍题写碑名,杨纯、刘玉柱、周村撰写碑文。1985年4月13日,江上青的子女江泽民、江泽玲、江泽慧等专程前来为江上青扫墓,以寄托深切的哀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简介 >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目录 > 34、江上青——晓天画角 惊醒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