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文明都会
这么大气力在这种人身上不值。不过对我列举的那些人倒很赞同,认为比喻恰当:“全是一帮无赖闲汉出身!”
董恢和伊籍都很感动,觉得我这人不错。也在旁边帮腔教训魏延。
其实我是看在历史上有这么块好料,不想他废掉,而且念着董恢抚养他的不易,才苦口婆心说上这么一大通,不然像魏延这种痞子个性,我早厌了。
魏延最后终于同意了。
下午,魏延跟着董恢刚走,阿西带着阿昌找来了。
我看着阿西阴沉的脸面和阿昌红肿的腮帮和嘴巴,知道阿西没对自己失职的兄弟客气。
徐庶见到阿西很高兴,把他俩拉出去好一顿说话,再回来时,阿西已经喜笑颜开,阿昌也咧开肿胀的嘴巴直乐,俩人匆匆忙忙吃了点饭,就又出去了。接着徐庶就和伊籍一阵嘀咕,伊籍也很高兴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徐庶就督促我起床,说将有贵客要来拜访。
我一看,主人伊籍已经不见人影了。
果然,刚吃过饭,门外就有客人来访。
居然是襄阳著名谋略家。
蒯良蒯子柔。
啊,这可是我早已私心仰慕的高人。
“徐兄果然军师之才。”
看着旁边不动声色的徐庶,我暗暗想道。
现在,在这熟悉的一片天地里,完全恢复自信的徐庶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我伸了个懒腰,觉得真舒服。
以后,也许会更舒服吧。
十二月十九日晨。
晴冷。
因为我和蒯良的一个赌,导致我只能留在襄阳。
到现在,已经整整二十天了。
为了这个赌,徐庶很不高兴。
他是希望我尽快赶去长沙。
他是对的!
可是我却不能走。徐庶后来也察觉到,我留下来的决定也是对的。
因为如果蒯良打定主意不放我走,我就走不了。
这二十天我也没耽搁,见着了很多人,其中包括徐庶介绍来的一些名流。魏延的事,因为蒯良在军中强大的影响力,非常顺利,初入军营就做了都伯,手下管着100人。当了头,人老实多了,天天带着兄弟们练功习技,偶尔还来向我请教武学之道和管理经验,勤奋着呢。中途伊籍偶尔发现徐庶没有佩剑,便把他在铁挺的肆上买的好剑送了我和徐庶一人一口。
不过我一直想见的诸葛亮和庞统,还是没有见着。
诸葛亮外出游山乐水,已经将近三个月没回来了。至于庞统这花心大少,据庞德公的儿子、诸葛亮的二姐夫庞山民说,他已在孙权的前部大都督周瑜手下找了个职位,打算作为躲债晋身之地,暂时不打算离开。
不过我和蒯良打赌,看来我赢了。
因为昨天是最后一天,而前方根本没有传来可令举城欢庆的消息。
那就是长沙还是没有能攻陷!
我知道蒯良的想法,希望我能留下来取代刘表,依靠这里的人力财力兵力,去争霸中原,完成他祖先一直渴望但却做不到的事情。
可是我对这个计划实在不能赞同,刘表在这里十年了,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我要想短期内取代他,机会实在是太小了。而且名不正言不顺,我呆在这里能干什么啊?长沙那边,有荆州大军强压的外部环境,又有桓袖、徐庶、阿叙他们内部人的支持,条件多好啊,干什么不好玩?嗯,就是这个主意,到四郡去!
正在想着,蒯良慢慢走了进来。
他走路的姿态有一种阴性的美感。我看的古代肥皂剧里,那种上流社会的世家子弟,都有这种癖好,时时处处都在无意中显示着自己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