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攻占黄安
戴克敏像从地里冒出来一样,怪模怪样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潘忠汝一下就着急了,庆祝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却在这里跟吴光浩唱什么洋腔?

    这么一想,头也不回,他就随戴克敏跑了过去,今天的庆祝大会,他是主持人。

    这是11月11日中午,起义队伍和黄安县七里、紫云两区的农民群众两万多人,隆重举行庆祝大会,庆祝七里坪又回到了人民手中。会后,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翻身农民,欢天喜地,革命声势,气吞山河。

    一连几天,总指挥部复又坐镇七里坪,人进令出,忙而有序。所到之处,都是一片又一片的歌声——

    暴动暴动!工农打先锋,拿起刀和枪,一同去进攻!

    暴动暴动!哪怕白匪凶,拼出一条命,勇敢向前冲!

    暴动暴动!天下归工农,再不当牛马,要做主人翁!

    暴动暴动!共产党指引,前仆又后继,革命定成功!

    暴动!起义!似乎成了七里、紫云、乘马、顺河等地人们唯一议论的话题。除此之外,又是一派改天换地的新景象——

    山山岭岭铜锣响,村村寨寨战歌忙,家家户户忙打仗,男女老少齐武装。

    此时此刻,革命,真的成了“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沉浸在欢乐之中的人民,似乎又在期待着更大的胜利和更大的快乐!

    11月13日凌晨,七里坪尚沉浸在欢乐的睡梦之中,文昌宫里却是灯火通明。潘忠汝神情木然地坐在凳子上,两眼盯着跳动的灯火在发呆——又是魏益三。这个原系桂系郭松岭部下,曾任炮兵团长,驻守过山海关;后又投靠冯玉祥,隶属直系西北军的兵痞子,自大革命时期来到豫西被改编为国民党第三十军之后,就不断指使部下侵扰黄安、麻城,攻打七里坪时他弃城而逃,这会儿还没打黄安县城,他却又要回窜黄安,他这个兵油子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呢?

    原来,在凌晨4点钟,潘忠汝就接到河口送来的情报,获悉原驻黄安的国民党第三十军魏益三部一团人马,又将自黄陂回窜黄安县城。这一回窜不要紧,但却把起义的整个计划给打乱了。

    原计划是:在我方迅速作好充分准备以后,趁敌西逃未归之机,一举攻克黄安县城,摧垮反动政府,建立工农政权和工农革命军,开展土地革命。现在,敌人突然回窜,形势发生变化,所以潘忠汝、吴光浩立即召开战前紧急会议,着手研究是否提前实施起义计划的问题。当然,潘忠汝心里明白,必须立即实施计划。同时,为了保证起义的最后胜利,也必须尽快地调整战斗部署,制订出新的对策,以便应付不测。可是,怎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呢?

    潘忠汝此刻正在苦思冥想。按说,吴光浩他们的分析也有道理,回窜黄安县城之敌,虽然号称一个团,实际上只有几百人,大部又是未受过正规训练的土匪队伍,不仅战斗力差,且是远道而来,必然兵困马乏,士气不高。而我们有多年农民运动的基础,不仅人数居于优势,斗志也是十分旺盛。七里坪的不战而胜,更加鼓舞人心。乘敌疲劳和立足未稳之际,迅速发动攻势,足可以打他个措手不及,战而胜之。

    所有这些,潘忠汝都不怀疑。他所想的问题是,如果情报不准,如果分析有误,如果还有意识不到的地方而被疏漏了呢?那可就不是纸上谈兵的问题。

    几十万人马的安危,攻打县城的成功与否,均在一念之间无论如何,都得慎之又慎!

    看着潘忠汝在一旁发呆,吴光浩、戴克敏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焦灼之色。敌人可能已经出发了,可我们却在这里发呆。但他们又不便言语,他们知道,在他们这些人当中,潘忠汝想问题是最仔细,也最有把握的。比如北界河打王芝庭那一仗,明明都布置好了,他还要拖着病身子赶到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喋血大别山·黄麻暴动纪实简介 >喋血大别山·黄麻暴动纪实目录 > 第六章 攻占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