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攻占黄安
、屋舍、甚至连寒冷的空气,都与以往没什么两样。可是,一个一个走出文昌宫的党的活动分子的心却如高悬枝头的那颗朝阳——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明白,这是新的一天。而自从走出文昌宫的那一刻起,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就已经紧紧地和他们的脚步联系在了一起。
这些脚步所到之处,举行武装起义的“硝烟”便腾空而起,如同梦中祈盼已久的狂风暴雨,即在“硝烟”的裹挟之中,冲击山岗,奔泻村寨,扶摇天色,不分昼夜地振撼着大别山南麓黄麻两县的每一寸土地。
站在七里坪的练兵场上,气浪一样的喊杀声正陶醉着潘忠汝。也许这不是一支最优秀的武装,他想,但却是一支最勇敢的武装,最彻底的武装。昨天下午,他和吴焕先刚一赶到箭厂河,还没来得及作宣传工作,就有人前来报告,驻在箭厂河的“辑私营”(国民党政府所设的辑查私盐的关卡)的官兵又在抢劫、勒索群众,还调戏妇女。
“怎么办?是不是端了它?”
潘忠汝知道这些“辑私营”多由土匪改编,欺侮周围群众很在行,打仗却不行。以前碍于暴动的大势,只是在打土豪劣绅时捎带着打击一下,并未彻底歼灭。今天形势不同了,主要的,还是他们人少,一般只有十几个人,但他们有枪,人手一支。如果能在起义之前消灭他们并得到这十几支枪,无论是在宣传方面,还是充实暴动的实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听完报告,他就商量着问吴焕先。吴焕先对箭厂河非常熟识,他的红学就是在这里闹起来的。从七里坪回来的路上,他就考虑充实自卫军的事,这会儿听了报告,又见潘忠汝也有兴趣,就说:“端它容易,其实早就该端。只是,他们那里有个班副,人还不错,我想是不是从他那里弄些枪支弹药?”
“那还不容易,端了它,枪支弹药就是我们的?”
“我是想多弄些……”
“不可能。王幼安前一阵子弄了几支枪,到头来还是让他们查出来了。再说,我们的消息他们很快就会知道,打都来不及,哪还会给你弄枪。你说呢?”
“也有道理。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如端了它。既有影响,亦可扩充实力。”
两人这么一商量,就对前来汇报的农会会员及自卫队负责人首先传达了文昌宫会议的精神,然后,才跟他们商量,要不要端掉“辑私营”?
“那还用商量吗?端了!”
一听有大的行动要进行,自九月暴动停止后,这些正憋得难受的同志们,恨不得一枪就把黄安城打穿,哪还把“辑私营”的十几个鸟人放在眼里。
说端就端。这边一说毕,那边就有人去集合队伍。等潘忠汝和吴焕先两人赶到集合地点时,百十名自卫队队员及上千名群众就已经朝“辑私营”涌了过去。
根本来不及反应,十几支枪械就缴到了自卫队队员的手里。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干净利索。
之后,经过严格的挑选,潘忠汝带着他们,连夜赶到了七里坪,开始了严格、艰苦的军事训练。
与此同时,吴光浩的面前也是一派龙腾虎跃的训练场面。听说潘忠汝和吴焕先打了“辑私营”,麻城农民自卫队也跃跃欲试,他们曾围住吴光浩,要找仗打。
“不行。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训练。”吴光浩却一点儿都不通融。他知道潘忠汝的目的是为了搞枪,也是赶了个巧。如果要专门放弃训练而去打仗,那就是两码事了。弄不好,就会影响起义的整个计划。
可队员们却不理解吴光浩的心情,只想打他一家伙,好歹也弄几支枪使使。“人家黄安都打了,可我们只管训练,都是死动作。”
“死动作也得训练。”吴光浩依然板着面孔。他知道这些自卫队队员大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活动起来也是依仗地形熟悉和人多势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