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八、唐生智的大野心与小本领
野心膨胀。他一边扶持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对抗南京国民政府,另一边还勾结北伐的主要对象孙传芳,意图借孙传芳之力消灭“宁方”势力,为自己坐大创造条件。

    “龙潭之役”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唐生智一面东进,一面与孙传芳互通声息,目的在谋南京。之前被北伐军打败的孙传芳在得到直鲁联军张宗昌的支持后孤注一掷,率军渡江突袭南京,但在龙潭之战中全军覆没。而在“龙潭之役”之后,在孙传芳部俘虏中也查获了孙、唐勾结的证据,孙传芳的作战命令中就有“友军唐某所部已到达某线”等语。

    龙潭战役之后,北伐军决定西征唐生智,解除心腹大患。1927年10月20日,南京讨唐军以李宗仁所率的第七军为主力,沿长江北岸西进;与唐生智素有旧怨的程潜第六军等沿长江南岸西进;朱培德在江西奉命策应,伺机夹击;何应钦所率的第一军则在津浦线防守奉鲁军,掩护西征军;另有冯玉祥的国民第二军沿平汉线南下,威逼武汉。

    在各军进逼之下,唐生智所部很快战败,最后不得不通电下野,并潜往日本避难,余部李品仙、廖磊等为李宗仁的桂系收编。据李品仙等人称,唐生智在下野前,为泄己愤,竟将属下第八军第一师师长张国威残忍勒毙,说来令人发指。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在桂系军队攻入湖北后,唐生智曾调张国威部死守汉口外围,以掩护大军撤退。但张国威见大势已去,死守无益,便劝唐生智迅速撤退为宜,唐生智听后极为恼怒,后召集各军长、师长在其私宅开会,会毕后,各将领纷纷下楼,唐生智忽然叫住张国威:“张师长你留一下,我有话跟你说!”张国威听后便留下,等到其他将领走出大门后,唐生智又对张国威说:“没什么事了,你走吧!”张国威走下楼梯口后,唐生智之弟唐生明带着几名士兵突然蹿出,拿着一根麻绳套住张国威的脖子,张国威大惊,其被按倒在地上后大呼:“唐总司令饶命啊!”李品仙等人刚走出不远,听见张国威的惨叫后急忙回头探视,但张国威此时已经被勒死在地上,其状惨不忍睹,唐生智之心狠手辣可见一斑。

    唐生智在失去基本部队后,一度十分沉沦。不过蒋介石后来又与李宗仁的桂系发生矛盾,唐生智乘机复出,并受命去说服投桂的原部属,但因为李品仙、廖磊等人本系广西人,而“蒋桂战争”因为桂系内部倒戈而迅即结束,唐生智这次未能东山再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唐生智重回南京政府担任军事参议院院长,后出任“训练总监”等职,但一直未获实质性兵权。

    唐生智就任南京卫戍司令的时候身患慢性痢疾,其身体状况并不好,但其抗战决心是有的,正如其在就职后对新闻记者的谈话:“本人奉命保卫南京至少有两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所属部队誓与南京共存亡,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第二,此种牺牲定将使敌人付出莫大之代价。”唐生智在上任之后,便下令封锁南京通往江北的道路并销毁大量渡船,以示破釜沉舟之精神,但必须指出的是,唐生智此举也使得大量平民不能及时撤离,以至于日军攻破南京后,很多平民及士兵不能逃往江北或者因争夺渡船而淹死江中。

    南京保卫战的时间很短,但有一点应当说明,那就是:唐生智是在蒋介石下令撤退后才向部队下达撤退命令的,但其在撤退过程中指挥不当,安排欠妥甚至是毫无计划,结果造成了不必要的大损失。据称,唐生智在下达撤退命令后,官兵茫然失措,各自逃生,而少数勇敢的部队未接到撤退令,他们以为友军畏缩、擅自撤退,竟在城楼上架起机枪,向溃退出城的友军扫射,以至于自相残杀,其惨烈如此。

    至于唐生智,则在12月12日下达弃城命令后乘坐自己保留的汽艇渡江北去,临行前还电话告知之前的部下李品仙为他在浦口准备一辆列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民国原来是这样:1912-1949简介 >民国原来是这样:1912-1949目录 > 三八、唐生智的大野心与小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