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正文 第八七九章 辽饷辽饷
成充作了登莱镇的军费开支,剩下的两成充作了东江镇的军费开支。

    而给了辽东镇的那部分由辽饷充作的军费,累计四百九十五万块崇祯银圆,则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被辽东督师鹿善继全部投入到了募民屯垦与整修改造辽西城池之上了。

    五百万崇祯银圆,以及不可计数的人工,增筑了五座城,即营州城(三座塔)、塔山城、杏山堡、松山城,以及觉华岛上的镇海城。

    这些事情,不仅耗费了不少的银子,而且也比不上往北或者往东推进一百里效果更加显著,当然会受到朝中言官的弹劾。

    但是崇祯皇帝自己却觉得这些银子并没有白花。

    如果没有辽西走廊上的这些增筑城池棱堡的巨大工程,辽东镇当初裁汰下来的老弱病残冗兵冗员,就只能闲着,而且闲着的时候,朝廷一样要给军饷钱粮。

    即便对这些裁汰下来的老弱病残军饷减半给付,也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除了保持稳定,还带不来其他效益。

    而有了这些不间断的工程,这些人就有了事情干。

    历史上崇祯皇帝也曾因为九边军饷无以为继,而听信朝中大臣建言核定饷额、裁汰冗兵,但是裁掉的兵员没人管,只是遣散了事。

    结果这些人,离开了官军的队伍,转头就当期了山贼土匪。

    这个教训不能不吸取。

    除此之外,有了这些工程,京畿之地皇亲国戚勋贵之家跟风新建的大批水泥厂、石灰窑、水泥砖瓦厂的大量产出,也就有了巨大的销路。

    还有从关内应招北上,开荒种田搞屯垦的流民灾民们,也有了以工代赈的大量机会。

    有了事头做,有了银子赚,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无业游民,从山海关出关北上做工。

    这个账也不能不算。

    特别是,鹿善继这么做了之后,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当年定下的西守东攻的复辽战略,才算是八字画上了另一撇,而且还是最重要的一撇。

    西守东攻的战略,有个前提,那就是辽西走廊首先要能守住,宁锦防线必须万无一失。

    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洪承畴率军在松山全军覆没的那一天,宁锦防线才算是被建虏后金国真正突破,但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却不敢在这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上掉以轻心。

    所以,尽管朝堂之上对于鹿善继的作为有许多人不满,但在皇帝的默许下,以及军机大臣孙承宗的支持下,其在辽西走廊上高筑墙、广积粮的策略,还是得意持续推行了两年多。

    如今的宁锦防线上,除了义州城已经成为了辽东镇坚不可摧的战略支柱之外,觉华岛这个辽海枢纽之地,也因为镇海城的修筑而成为整个辽东镇的镇海神针。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有了觉华岛镇海城内巨大的粮草弹药储藏量,辽东镇的前后中左路兵马以及随军屯垦的大量关内移民,就再也不必担心建虏骑兵绕城南下或者出兵围城,断他们的粮道和后路了。

    当然了,也正因为辽东督师鹿善继及其麾下大将们,这两年多来做的都是默默无闻的事情,所以没有一个人得封世爵。

    当赵率教、祖大寿、曹文诏这些当年的同僚,因为抗击建虏有功纷纷被封为伯的消息传到辽东之后,资历远在这些人之上的辽东大帅满桂,心中十分的窝火。

    当时满桂心急如焚,急着率辽东军队前往京畿勤王,但是被鹿善继拿出皇帝的密旨予以坚决制止。

    崇祯皇帝当时的设想,是准备以实力尚不为人知的近卫军第一镇、第二镇,坚守居庸关、紫荆关一线,给来犯的黄台吉一个难忘的教训。

    若是满桂率领辽东大军返回京畿增援,黄台吉恐怕就不会去攻居庸关了。

    所以,在九边各镇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日月当空照中华简介 >日月当空照中华目录 >正文 第八七九章 辽饷辽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