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亚庚伏法卜宙起事 攻燕京戎周师大败
的就是寒蝉,寒蝉还在。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寒蝉选择南行,因为她知道这个道理,在南方长江流域的秭归地区,有个叫归国的方国,当年被大商天子武乙打的很惨,被大商的军队砍杀几千人,当地的百姓也遭到武乙大军的屠杀,还被大商活捉了两千多人,仇恨大商的归国人,虽然目前归顺大商,但骨子里对大商帝国的仇恨依然不减,所以寒蝉选择向南走,选择到归国避难。
第二年新春元始,开始用文丁纪年,历史进入文丁纪年元年。上一年生的事仍然归属武乙末年。
为缓和与诸侯之间的矛盾,岐周公下令释放亚庚的老婆们,让其各自回到娘家生活,以示天恩,以表友好,因为文丁天子说过,“看在岐周公的面子上不杀亚庚家人,仅亚庚一人伏法”。
因亚庚已死,各地诸侯对大商王朝的威严还是有所顾忌,万事也就作罢,唯一不服的就是神权派人物卜宙,他的大哥二哥被文丁正法,现在妹夫亚庚也被文丁斩,自己的小姨子又流浪他乡,小舅子被岐周公打入十八层地狱,心里好不是滋味,总是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开始装神弄鬼,隔三差五的做卜筮,以神的名义号召鼓动地方一些不良民众开始不断的骚扰大商北唐方国边境,一而再再而三的骚扰犯境,态势越来越无法控制,抵御起来伤亡越来越大,唐王唐崆忍无可忍,只好上报朝廷,请求天子文丁兵征讨燕京戎。
文丁天子回话:“现在是小股巫民骚扰,不是燕京王正式武装犯境,不需劳师动众的派兵讨伐,如果南燕戎王燕子飞出兵犯境,我大商绝不坐视不管,任其乱来,现在就你们自己出兵抵御这些来犯之人即可。”
就这样燕京戎人不停的骚扰北唐,一直到年底,北唐王唐崆再一次上报朝廷,请求商帝文丁派兵抵御征讨燕京戎。
文丁天子接到急报,觉得再不出手,事情有可能闹大,于是就决定出兵攻打燕京戎。派谁去攻打燕京戎呢?文丁当然先想到岐周公季历,“这家伙欠我人情,尚未报答,现在机会来了,该为朝廷效力的时候到了,该你季历报答朝廷不杀之恩的时候到了,该你季历效命沙场的时候来了。”于是文丁天子传诏:“岐周公季历,奉大商朝天子之命,前去讨伐燕京戎,阻止燕京戎人的侵略骚扰,平定北方燕京与北唐交锋之乱。”
岐周公季历接诏之后,本来觉得是机会来了,一来可雪武乙事件之耻,二来可借征伐之际兼并其他方国。可是与军师语仲,监军姬昌商讨之后,觉得取胜的把握不大,也就是对半开只有五成的把握,岐周雄狮向来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为何这次大打折扣,没有了信心?原因是现在目前的局势对岐周不利,万一那些亚庚联盟再起联盟攻周,大军都派遣去攻打燕京戎的话,如何应对诸侯的联袂群攻?还是少派些军队前去攻打燕京戎,把主要兵力留守岐周,以防卜宙用调虎离山之计,乘岐周空虚,联合其他诸侯对岐周图谋。也因为文丁正法几百位神权派的领袖人物,涉及面太广,其中还有大商朝廷大官太史,天师,司马,司徒,将军等大人物,这些人的余孽不可小瞧,再说岐周国内也刚经过清君侧行动,拿下两百余人,国内也不稳定,还是小心防范为妙。
还有燕京戎之南边是轡(pei)方和基方,这两个方国与大商向来不友好,都仇视大商的强盛和反抗大商的统治,一旦分吹草动,一旦对自己有利或不利,都会群而攻之,这对岐周也不利,前去攻打燕京戎的大军有可能受到他们的前后夹击和围而攻之,这一战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兵力是难以获胜的,要不就是连基方、轡方和燕戎三方一起拿下,否则难保获胜。
虽然没有把握获胜,但是,文丁的天子诏书已下,也不得不接诏。再说,季历还是要感谢文丁的不杀之恩的,报效文丁天子也是义不容辞的事,以此来修好前嫌,岐周公决定派五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