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伐翳徙戎周军智取 文丁防周季历自绝
时间进入公元前11o2年,文丁十一年春,北方战事告急,翳徙(yixi)戎出兵攻打北唐,北唐王唐崆已抵御两三个月,渐渐不支。
北唐战事为何这么多?
当初,大商设立北唐,把唐尧的后人,东唐的一支迁到太原成立北唐国,目的就是在此设防用来抵御北方的戎人,北唐的北边与翳徙戎接壤,西边与燕京戎相邻,南边是箕方和始呼戎,真是三面环戎,戎就是好战的人,也是对好战的人的一种蔑称,是周人明的词汇。
翳徙戎地区百分之八十是山林,八山一水一分田,山穷水恶,穷山恶水出刁民,翳徙人游牧的同时,也好以抢劫来养家糊口,没有办法,人要活着,又不能抢同胞家的,大家都没有,那就抢富裕的人吧。谁富裕?北唐是盆地,有粮食,比较富有,那就抢北唐吧,西边燕京戎前几年也去抢过,就连北方的土方也去抢过,现在我们没有吃的,我们也去抢,翳徙(yixi)王沂兟(sheng)也不管,人民没有吃的,他们到哪里找点吃的来充饥也是正常的,如果不让他们去找吃的,他们饿急了,还不造反罢免这个大王,人民连吃都没有,还什么大王,实在不行,这个大王也得带头去找点东西给他们,让他们度过春荒,不关心自己的人民的疾苦,还做什么大王,要不就和北唐来个均贫富,要有大家都有,要没有都没有,不能让繄徙人饿死,北唐还富得流油,都在同一个蓝天下,为何会有如此的差距?就因为他们的祖先居住在这个破地方,都是山,山还是个深林山,不长吃的,就是有吃的,也无法搞定,到时不是我们吃它,而是它吃我们,太危险,不干,大商先王也偏心,为何这个地方不分给我们,不留给我们,而是分割给古唐国的另一支人来此,本来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祖先的,现在我们被划到这里,都是山,就有一点土地,我们怎么活,没有粮食,只能放牧,没有吃的,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夺点土地回来,搞点粮食回来,再抢点婆娘回来度日。翳徙戎是这么想的,这么说的。
“如果当初把盆地分给我们,我们也不会到今天这个局面,还要动抢,说出来真丢人。不是因抢丢人现眼就不抢,而是我们这个游牧民族,认为抢不为丢人,是强悍的表现,谁抢的多,谁就是英雄,要不就跤力比试,胜者为王,强者生存,那把北唐王唐崆找来比试一下,我们让他三个回合,如果他能把我推到,我就不为王,既然他连推都推不倒我,我就是强者,强者说了算,按此游戏规则,我们不能说自己是抢劫,还是说强者侵略为好,比较给力,侵略,说明自己强大,侵略的目的性也不同,侵略可能是因为强大而向外扩展,那是有为的君王的表示,谁知道我其实是因为没有吃的才来侵略的,不是因为自己的强大而扩张的,连吃的都没有谈什么强大,谈什么扩张,如果有吃的,我保证不让任何人到外乱抢,谁抢我砍谁的手,现在没有办法,只好如此了,用侵略来掩饰一下我们的饥饿,用侵略来壮一下胆量。谁知道我们的疾苦,谁能理解被饿的感觉,大商天子是干嘛的,我们连吃的都没有,他也不管,他也不问,还做天下的共主,还为我们的大王,只知道纳贡,不纳贡就要打,我们连吃的都没有,还纳什么贡,我们连吃的都没有,他为何不闻不问,此有此理,打,打不过?我们也要打,不打也是饿死,战还有一线希望,战死沙场不为丢人,战死还算英雄,为生存而战,我们要求不高。”翳徙戎人的思维方法不一样,确实不一样。
翳徙王给自己找了个很好的开战理由,有理走遍天下,开打。
开打之后,效果很明显,北唐不是这批北方饿狼的对手,节节后退,翳徙人边吃边打,有了吃,还有大王的奖赏,不拼命等待何时,拼命的理由很简单,就为了吃,就为了家人能填饱肚皮,不要怀疑,吃饱不饿死与拼命有何区别?生命有时就是这么脆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