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十年一剑再添新政
辛说道。
“陛下,你说的对,蜂王不出,群蜂无害,反而有利。”费仲说道。
“什么利?”帝辛问。
“群蜂产蜜,蜜是甜的。”费仲说。
“好,那就让这群蜂为寡人产蜜吧,让那些与岐周有三代联盟的二百九十一个诸侯全部翻倍的朝贡。寡人根据小国饥民原理演变成小国饥侯之法,而民要富,王侯要弱,强兵手下无弱兵,这是在战场上,在治理方国上,就要强主若臣,那些小邦君王一旦强大了,就不知天高地厚,就认为老子天下无敌,这也难怪,方国就这么大,坐井观天,你让他放眼天下来衡量世界,他如何看得见,不达到那个高峰之上,又如何眼看四面,耳听八方,能管好一方就不错了,要让他们把利益无偿的让给其他人,难上加难。比如一方国遇到饥荒,邻国决不会无偿援助一样,还说,这样会带来难民潮,无法控制局面,会拖垮他的方国,你看,这有多傻。而我大商就不一样了,哪里有饥荒,就得援助那里,哪里有兵荒,那里就有大商的平乱之兵,要维护天下和平,维持天下百姓的生活,是寡人的职责。”帝辛豪放的说。
“陛下圣明。不过微臣有一个担心,陛下得罪这邦诸侯君,比得罪天下百姓后果要严重的多。”费仲说道。
“他们会翻天吗?”帝辛说。
“这帮诸侯都是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势力,代表着这个地方的百姓,百姓是没有组织的,而诸侯王就是组织者,何况各个诸侯都有自己的部队,叛乱起来,也是方便的多。”费仲说到要害。
“这个你倒是提醒寡人了,寡人要想个办法,遏制和威慑这帮诸侯王,同时削弱他们的军队。”帝辛说道。
“陛下,微臣建议,对地方部队来个检查消减,按照朝廷规定方伯七万,大侯五万,伯爵两万这个标准来统一标准,过限额的地方部队,全部立即消减。如有藏兵者,按照图谋不轨罪论处。”费仲建议说。
“好,早该如此,要找到祸乱之根源所在,诸侯方国拥兵就是祸根。不过,各方诸侯在上报军规兵册上都说自己没有标准吗?即使过了也是极少。”帝辛说道。
“陛下,天下哪有不藏兵之将,如果为将不藏兵,就不是合格的将领。”费仲说道。
“为何?”帝辛问。
“百夫长,一百之长,也可是九百之长,千夫长,一千之长,也可以是九千之长。空间有九倍之大。”费仲说道。
“玩数字游戏。现在寡人明白了,为何他们都会虚报军饷,多要战备物资和器械。不多要,他就藏不了兵,藏不了兵,就打不了胜仗。打不了胜仗就升不了官,得不到奖赏。哈哈,寡人十年才懂得其中的道理,可当年寡人带兵之时怎么不知道此事?”帝辛说道。
“因为你是王子,没人告诉你实话,你也不会在意此事,因为比干是统帅,你是大将军。”费仲说道。
“原来如此,难道他们真的都有九倍的兵力吗?”帝辛问道。
“没有,谁都无能力翻九倍来藏兵,一般人也就藏两倍,最多藏三倍四倍,至今还没听说能藏五倍之将。听说岐周军师语仲当年在世的时候也就藏三倍之军,已经名扬四海了。”费仲说道。
“噢,那也不得了,三倍,一个诸侯能有十五万大军也是了不得的事。哪些诸侯有这么多兵?你赶紧给寡人摸清底细,查个明白,该办的办,这样看来,他们要裁军,大商势必要扩军了。”帝辛说道。
“是的,陛下。”费仲赞成说。
“费爱卿,人都说你是小人,我看你怎么也不像,凭你的才气,帅气,睿智,机灵,正直,寡人怎么看怎么不像小人。”帝辛笑道。
“谢陛下的夸奖,微臣之所以成为天下的小人,是大臣和诸侯王封的雅号,因为我点了他们的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