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三监叛乱武庚反周
话说管侯鲜,蔡侯度,霍侯处三监之三国诸侯君,反周公旦的代王专政已经就绪,殷侯武庚也备战待,于是四侯先以武庚声讨之名联盟伐周,于成王元年,即公元前1o43年十月,正式生暴动,武庚帅二十万联盟军,攻伐周国正在筹备建设中的洛邑,洛邑在黄河南岸之,武庚一举打过黄河,拿下洛邑之后,向镐京进。
而武庚出兵的口号是,“姬旦篡权专政,成王大有被點出的危险,王权形同虚设,天理不容,七侯联合议政,还成王宙宇,若成王不归于朝政,天下诸侯起来共灭旦贼。”
号召刚传出两天,奄王乃子姓,名子泰,号阏(yan)泰。商帝沃甲和南庚之后人,与武庚一脉同宗,与帝辛关系非常不一般,武庚出号令之后,奄王第一个出来反周,出兵二十万,由飞廉在幕后指挥,这也是他从东夷撤退回来的商军,心向殷商,战斗力相当威猛。第二个当然是徐王徐行,帝辛曾经赐驹王徐伯之号,有攻伐权,和帝辛关系密切,享受帝辛之恩泽雨露,关键是徐伯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与帝辛肝胆相照,现在帝辛之子武庚反周,徐行当然紧跟其后,兵二十万,攻打周公旦的封地鲁国之境。
还有一位厉害之人,就是薄姑,簿姑几十年没有战争,国力相当强大,东夷战争爆时,他依然未动,周边蓬夷,莱夷,人方,沂夷等全部参战,唯独簿姑没有攻商,想必与大商的关系之密切可想而知,而现在武庚反周,他又站出来一同反周,大商都倒了,你还参与,这意味着什么?如果反周失败,后果真的很严重。但是簿姑还是站了出来,与武庚并肩战斗,生死共存亡。帝辛有这样的铁哥们,在天之灵都觉得值。其他小国,当然也有郯,厹犹,萧,熊盈,葛,黄等十七个诸侯国,后面跟着出场。
这里还要重点说的是原大商井国,这个井国的国君乙亥的父亲井伯,作为大商三公之一的井公,当年想独占古都邢邑,当帝辛到邢邑沙丘离宫度假时,乘机多次进谏,以帝辛酗酒长夜临幸嫔妃为由头,要求帝辛废掉离宫之所,帝辛很是生气,邢都乃大商先帝祖乙迁于邢邑后的朝都,邢邑作为大商为朝都长达129年之久,盘庚迁都殷都之后,将安阳之东的井方迁徙邢地封给井方井伯,其中井邑沙丘之地,一直是大商帝家后花园,作为古都留存之地,怎好让人。
井伯私心不死,锲而不舍的进谏,言语也是不恭难听,帝辛一气之下,杀了井伯,大商三公中井伯和九侯梅,都死于帝辛之手,而井伯和比干成为大商以忠谏被诛的代表。
虽然井伯被帝辛所杀,可是这次反周,井伯后人井叔确站在了武庚的队伍里,率军反周。这让周公旦尤其不爽。其实周公旦也不要不爽,谁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井国就在殷国的临边北面,殷国没了,井国的日子好不到哪里去。
再说周公旦,得知武庚叛乱,兵攻打再建的洛邑,而且洛邑瞬间已经拿下,知道这是管侯鲜真的站出来挑战自己了,这位同胞同母的哥哥,让天下人笑话的家伙,兄弟相残,自相残杀,不是比当年武王伐纣时武王说纣王的罪状还大吗!更为滑稽的是由殷侯武庚出面,太有讽刺性了,周公旦气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久,周公旦到后宫求见太后,太后也早就知道此事,只等姬旦来禀报。
“母后,武庚叛乱,洛邑已失去。”周公旦的脸色难堪之极。
“我已经知道,你打算如何解决?”太后也是冷冷的,目无表情的问。
“儿臣想听听母后的意旨。”周公旦小心试探性的问。
“我这个老太后已经真的不中用了,自家兄弟相伐相残,我这个太王太后还有何面目活在这世上,我把你们生出来,抚养成人,个个还倍受教育,你们学得东西都到那里去了,什么叫亲人,什么叫礼制,什么叫孝道,这些你们都忘了,为的是什么?利益就这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