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回 宣法教德京师阅兵
要实现成王盛世,也许因为成王年轻,敢想敢干,思路不老化。也因为王年轻,老臣也没有办法,只好和成王保持一致,依着成王的治国安邦的执政纲领去为成王的理想盛世去努力拼搏。
通过成王和召公,毕公,毛公的鼎力推行,把《周语》、《周礼》、《周刑》由司徒、宗伯,司寇三个部门同时对天下人推广宣教。《周官律》由百官外务总领大宰负责宣讲。几年下来,效果显现出来,周民刑无可施,盗贼无横行、群殴无人往、邻里无不和、市场无霸市,为官无欺压,形成天下和睦,德行天下的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中的道德社会呈现出来。
任何事情,只要你去努力,效果总会有的,如果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去努力,时间长了,效果就显著了,这是时间和坚持的沉淀。教化的成效来自百年之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长久的战略国策。
公元前1o23年,周成王十九年四月春。又到诸侯朝见的时候。这次朝见,成王规定,主要是对诸侯君和外臣宣讲四个坚持,坚持与《周礼》、《周语》、《周刑》、《周官律》保持一致的治国安民之策,这是天下诸侯国的同一条令。
诸侯朝见之后,全体集中学习《周礼》、《周语》、《周刑》、《周官律》内容,由召公安排周臣为诸侯君和外臣百官作解读具体学习内容。学习共安排一百场,按照侯、甸、男、采、卫、荒六个级别宣讲,并做具体要求,对较远地区的荒服国的要求较低,并容许其保留地方民族特色和礼仪习俗。对陋习坚决取缔,对上帝神权过分夸大其重要性的诸侯君加以宣导开化,淡化上帝的概念。
这个宣讲教化计划成王已经筹备了两年,包括宣讲内容。在大周王畿之地已经实施了两年,两年中,从宣教到落实,效果已经显现出来,达到预期效果,现在已经进入常态化。
成王说:“不教而诛,谓之虐。”最重要的是要把宣传的方法教给诸侯国。
成王决定把“四个坚持”向天下其他诸侯国推广。
为树立典型,成王特地从诸侯国中挑选出楚熊绎,鲁侯姬禽,卫子姬牟,齐侯吕彶,南宫侯南宫毛,唐虞国姬燮(xie),蔡仲姬桓,为周卿士大夫仕周。成王将楚熊绎册封为子爵,从荆山南麓迁徙到丹江之地设国。唐虞侯姬燮虽然年龄较小,但他是成王的亲侄子,成王有意让他在朝廷中占一席位置,让他作为诸侯年轻一代诸侯君的表率作用。而把陈国树立为周礼表率国,是推行仁德教化最具道德模范国。
四月五日,一早,成王在众臣的陪伴下,出应门,过沣桥,到先王宫祭祀先祖。这里早就杀了一头公羊,剥去皮,用艾草烧烤,去掉羊脂,把烧烤好的羊肉盛满在木盘和瓦鐙里,香气满屋,还有准备好的酒醴,酒醴(1i)是最好的醽醁(1ing1u)酒。
六日开始宣讲,开讲坛,讲坛就设在镐京城的辟雍,这里两条街为学宫,这是武王时期所建的辟雍大学宫,现在已经改建装修完。一条自西到东,一条自南到北,两条街道成十子形,十字路口,成王赐名为十字辟雍。十字辟雍为大学所在地。东边为帝学宫也称帝明堂,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入南学,尚齿而贵信。入中学,上贵而尊爵。这里的平时学生早上和白天及晚上都要上课,旦入东学,昼入南学,暮入西学。学宫没有北门,固没有北学,北面是围墙。
开讲,第一坛坛主是成王,在东学的帝学宫中,来听讲的是西部游牧诸侯,荒服成员国。
成王主讲的主题是:“勤劳种草和改变陋习,这是西部游牧民族的命脉。”
成王开讲内容提纲如下:西部土地比较贫瘠,风沙又大,所以,西部人民要的就是要勤劳,也许有的人认为,游牧民族就是那里有草,就到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