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回 学宫起兴竹简晒书
“让私塾老师过晒书节,节日费,以示王恩浩荡,天下私塾老师的心归矣。天下学子的启蒙老师心归矣,这样老师教育学子的向心力的口碑就归朝廷和王上的了。”庸毝说道。
“可一试,让他们过第一个晒书节。那整个社会就都知道晒书节了,这些有甲骨之书的人家也就开始记住晒书了,要不然,这些甲骨真的霉变,百年之后,也就没人保管了。”康王批准。
“朕要强调,家谓之私,门侧谓之塾,这私塾也就是小。四榈为族,族有师氏,一百家有一名老师,同时为族长,族长也是承担教育之职,也是最有学问之人。教国子谓之师,师居南门之左,教三德三行。保氏守王城西闱,教六艺六仪,归司徒管。只有升到大学才由你辟雍长管,以后不要越权。”康王告诫说。
“你妹妹庸公主怎么还没到?”康王望望门外说。
“回陛下,庸公主已经在外等候多时了,见陛下在谈话,故没让通报。”仆正回道。
“好,雍正,你回去吧,这里没你什么事了。”康王说。
“为臣告退,祝陛下有个美好的夜晚。”庸毝意味深长的说。
第二天,由辟雍处代为下王畿之地的所有私塾老师三斗粮,并告知这是四月四日晒书节,王上赐予的过节费,同时也是辟雍感谢老师们为辟雍大学宫输送贤才学士的心意。这是享受国家津贴和谢师粮。
私塾老师个个都跪拜谢恩,当然这不是为三斗米而折腰,而是对尊师重教和有了读书人的节日而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