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辨官识人官僚暴露
策也没有改变。”牛蒡举例说明。
“奥妙原来在这里。”康王绷着脸不高兴的说。
“这只是一种手法而已。”牛蒡说。
“还有?”康王问。
“有,陛下,大斗进,小斗出等等事情多如牛毛,克扣的智慧无穷,不一枚举。”牛蒡说。
“这为官奥妙无穷啊。”康王感慨万端。
“所以啊,不是一个国家的君王不好,而是一个国家的官臣是不是好。”牛蒡说。
“是这个道理,‘君不是亡国君,臣是亡国之臣。’帝辛当年说的没错。没有一个君王愿意亡国的,没有一个君王不希望天下太平的,没有一个君王不希望国家盛世繁荣的。”康王说道。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良策?”康王问。
“改官制。”牛蒡回道。
“如何改?”康王问。
“臣正在着手办这事。”牛蒡说。
“好,以上这些事,尽快办。要及时医治百官的官僚政治,官僚作风,牛蒡就是药。”康王说。“你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吗?”
“臣还有一件事要向陛下禀告。”牛蒡说。
“说。”康王应道。
“下面的遂乡通婚受阻。”牛蒡上表说。
“朕不是颁布乡遂通婚自由吗?”康王惊讶的说。
“王令一下,就有上百对的亲事要办,可受到族师的阻止和反对,所以上百对的婚姻待办,因为这涉及到基层工作和百姓群体的事,臣一时半会下不了决心,特禀告陛下。”牛蒡说道。
“你的意思是以违抗王命拿下反对的族师,这不太好,要对族师进行教育,这次上任的党正不是管族师的吗?他们什么态度?”康王问。
“回禀陛下,党正得不到容许,不敢抓人,思想工作也没做通。”牛蒡汇报道。
“这事交给党正全权处理,朕要看看他们的能力。这次不是正在搞选举吗,就势把族师也选举一下,善后工作仍然由党正处理,这事怎么不报乡大夫处理?”康王说。
“乡大夫刚选举出来,还没有上任,所以就报到我这老大夫这里来了。”牛蒡解释说。
“让新任乡大夫明天上任。”康王吩咐道。
“诺。为臣告退。”牛蒡施礼告辞。
康王不想抓人,父王成王临终交待,“过度期间和五年之内,不得换人,只能提拔晋升,才能保住你的位置,就连基层单位也是一样。”康王牢牢地记住这个原则,因为他才十八岁。”康王忽然意识到自己步伐太快,动作太大,下意识的开始想。
康王坐在那里,好久没有动,本认为盛世之下,没有什么太多要做的,没想到,这太平盛世原来仅仅是表明没有战伐,没有乱世。盛世之下,仅仅表明兴旺繁荣,不代表没有问题,也许是问题的开始。
年轻的康王,做不住了,他原认为政治改革,稳定之后,也许自己就轻松多了,这样看来,事情越来越多,只要与这帮新上任的大臣谈一次话,就冒出很多必须解决的问题,难道以前的老臣都是把问题押着的吗?不上报,是什么目的,什么原因?不去想过去的了,还是考虑以后怎么治理整顿的事。康王也顾不上父王的告诫,“要稳,再稳,直到五年之后。”
“召百尹来。”康王吩咐。
“诺。”仆正应道。
不一会,百尹桥醴在仆正的引领下,来到清茗宫。
“微臣拜见陛下。”百尹桥醴施礼。
“嗯,桥醴,你这百尹之长,有何想法,准备怎么管理百官啊?”康王问。
“回陛下,按照《周官律》,严格管理百官。”桥醴回道。
“那是为官基本原则,朕想知道你自己个人想法,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