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十六回 从温武成伐商之途
等待接待王上。

    看望乡遂大夫之前,康王今年年底要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实为举世之复杂。这年冬祭,可谓特殊,今年闰年闰月长达两个月时间,奇怪吧,今年有十四个月,这是历史上少有的年份。康王觉得既然遇上特殊的年份,那就来个特殊的祭祀,禘(di)祭有三,那就按照顺序进行特殊的冬祭祓(fu)祭,春祭禘祭,然后巡祭。

    冬祭,成王决定放于成周,进行祓祭。

    明年的四月春季,是寒食节,是祭祀先祖的日子,康王决定举行禘(di)祭,禘祭,就是在始祖庙里对祖先的一种盛大祭祀,也称吉禘祭。

    那么,周人最早的祖先是弃,弃后来做了稷官,江山社稷,社指人的居住环境,社区社会,稷指五谷,稷也就是主管五谷粮食的官,后人也称弃叫后稷。周人始祖后稷庙在那?

    在后稷山。后稷山在黄河边虞夨(ze)国境内。后稷山四周除了虞夨国,其他都是姬姓诸侯国,黄河边河津耿国,新绛临猗之地郇国,夏县地区是虞仲封国夏虞,翼城唐叔虞唐国。都姓姬姓,就是稷山万荣之地虞夨国不姓姬,这个地方为何有三个国家跟虞字有关?虞夨,虞仲夏虞,还有个唐叔虞唐虞?

    这个地段,也是虞舜的源地。中条山,王屋山之北麓,历山,曾经是虞舜的根据地,故叫虞地。

    虞国,此时的虞国,不是指虞仲的封国,也不是因为虞仲叫虞国,而是虞仲封在夏虚虞地叫虞夏国,而虞仲,也不是太伯之孙之国,而是仲雍之后裔封国,史家说太伯无后之说,纯属意会,无后,本意是说,太伯年龄太大,其子都已过世,没人接班,其弟仲雍强权,继位吴国君主之位,后来仲雍迁都虞熟山(常熟,不含湖熟这地。),开始叫虞仲。

    其实也不竟然,因为其子被周武王封在虞地,他是仲雍的后人,所以叫虞仲,这是后人倒推之法的一个叫法。虞仲所封之国夏虚确实叫虞夏国,位置在中条山夏县地区,北与郇国接壤。

    无独有偶,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唐叔虞,也是因为封在虞地,所以叫唐叔虞。唐叔虞准确的说叫唐国,世人习惯叫唐虞。

    叔虞这个名字,史家说是因为其母生他的时候,梦见虞舜,所以叫叔虞,其实不然,这是史家不知道叔虞真正叫什么名字,于是就采用梦生的说法,待叔虞封到虞地之后,倒过来叫他叔虞,也许这才是叔虞的名字真相,叔虞,也是历史上先古贤人梦生感应生系列人物之一。

    而虞夨(ze),也叫叔夨,大商时代叫夨国,也有人叫大夨,夨是个大族,夨国本身在陇山西麓陇县,夨国也是最早臣服岐周的方国,武王封分,将其迁到虞地稷山万荣之地,故叫虞夨国。也是外姓诸侯夹在姬姓诸侯国的一个侯爵封国。

    这次三祭,还有一个巡祭,就是巡着先烈的脚印,进行追思祭祀。

    康王下诏虞候夨(ze)准备三祭,地点,第一成周,祓祭。第二后稷庙,祭祀周人姬姓始祖后稷,级别,禘祭。第三,沿着武王、成王伐商的线路图,从走先烈伐商的征途,以示祭祀先烈。

    可是虞夨不是姬姓后代。

    没关系,康王会有办法的,康王心里已经有所想法,他要调整这个虞地分封的混乱的名称的叫法,何况一个外姓诸侯却占据姬姓王家始祖后稷的庙宇,这让康王以及姬姓后裔子孙,如何安心,如何随时祭祀?

    不管这么多,虞夨候接康王命,紧锣密鼓的筹备祭祀中。

    康王对三公召公,毕公,毛公说:“今年闰月十四个月,确实是个特殊的年份,朕打算今年冬祭放在成周举行大祀祓祭、

    之后,明年寒食节,朕举行禘祭。

    再之后,既然禘有三祭,朕一并祭祀武王,成王以及伐商先烈,为了追思先王武王、成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九十六回 从温武成伐商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