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回 成周换防毕公受命
康王召回第二批监国十二人,进行封分,全部是伯爵。现在好了,这监国在所有人认为这是分封的前期跳板,这是好事,而诸侯也习惯了,认为这是王上对诸侯国的支持和重视。这两方面传播的都是好的一面,是正面人物,诸侯和被派出的监国子,都没有逆反心理和想法。
第二批分封结束之后,康王派出第三批监国子,这次规模经营了,派出六十名监国人员到前六十名的强国国家去监国。群臣欢呼,也意味着下一次封分就轮到自己了,也说明这六十个空位子要晋升了。群臣一片相贺声中,康王的十年布局,实现他的第一步计划,从内到外。到目前为止,还无人看出康王这是什么局,和平之局,局中局,局外局,连环局。而监国,辟雍大学宫,进士下乡遂和玉宸宫七侠,以及玉易粮等只是他博棋棋局中的棋子。
这个年代的博棋怎么下,没人知道,尽管后来演变成赌博术,当初这博可是学术界的头领,博正,是个大官。
既然这博是代表学术界的最高头领,那这博棋,当然也代表棋艺界的顶级水平,当年王季是九宫棋的高手,现在,康王姬钊是博棋的高手,他在十年前就布好监国之一子,他称监国子,监国子到各地去监国,其中有粮仓多少,兵营数量,灾情,救济,等等都要管。
这给他们监国的光环算是很足了,监国一个报告,上呈王上,就可下拨十万石以上的粮食,面子和里子足得不得了。谁家有监国,谁家就没有困难户,绝对达小康社会,谁不争着要监国?这只是监国的一个例子,好处多得去了。
有一点他们不知道,就是粮仓和兵营,也在监国职权范围之内,无人知晓,因为监国只要描一眼,就知道实情了,又不要他们去阻止或者干什么,监国也从来没有听说他们对粮仓和军营的汇报,带来什么不良影响,绝对没有。当然康王不会傻到就单独汇报这两个问题,而是一大堆基本调查问题中的两个关注问题。
康王得到及时汇报之后,用手中的杠杆进行及时调节。这是他局中的步骤,走哪一步,康王决定,局中的棋子相互之间不知道,玉宸宫七侠也只能猜到几分而已,看不透全局。
监国上任去了,补缺早已安排好,这六十多个位置全换了,加上上两次换的人,这朝廷中有一半是新人,老底的臣工,也在拼命表现,努力工作,下一次最好能走什么运,能被王上安排出去担任监国子,回来就封分为诸侯,独霸一方。这个梦,并不遥远,即使长得像蛤蟆,但吃天鹅肉的梦不能不做。
康王时代真正来临。康王整整用了十年才布好一局棋,下棋刚刚开始。
这棋局叫什么局?
这局棋原本叫“和平盛世局。”后面会不会变,还不知道,就连康王自己也不能保证自己会嬴。
因为天下诸侯,大臣,王亲贵族,还有幕僚等等汇集在一起,和他一人在下这局棋,博弈的最后谁输谁嬴,就真的成赌博了。
康王知道和群众站在一起的下场是一定会嬴。不管对手有多少高手如云汇集,但诸侯每个人背后没有天下两亿多人民,康王有。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一定能战胜对手。
康王身后尽管有上亿人民,但他的对手也是人民的一分子,康王也要照顾他们的利益,手心手背都是肉,何况他们也是帮康王和人民在下棋,康王一人两只手,一手在和他们博弈,一手在和人民下和棋。
就算那些坏人也是王的人民,王也有责任教育好他们,王不会丢下他们不管,有可能王会用脚来踢他们,但他绝不能不管。
这王的事搞不清楚,还是说其他的吧。这年秋天,毛公郑病危,康王令虢成公接替毛公太傅位子,成为三公之一。
秋天,毛公郑薨毙(hongbi),毛公郑长子继位,继在朝廷为官,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