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回 郇韩受命盛侯使鲁
邵王六年年底,准备大祀,负责这次大祀筹备工作的是郇国郇侯,郇国郇侯前来镐京汇报工作。
郇侯得到重用,这要追溯当年康王将王屋山宜候夨(ze)迁徙江东之后,重用夨侯之子夨令担任朝廷少保一职,不去说他,康王将稷王山划分给了文王之子郇侯管辖,郇侯负责对先祖稷王日常祭祀工作,邵王继位后命郇侯建造稷王灵台等系列工程已经完工,等待邵王前往稷王山验收祭祀。
邵王前去稷王山,祭祀过程不再重复介绍,祭祀后,邵王对郇侯工作非常满意,邵王于成周康宮赐命郇侯命。
王上赐命可是国之大事,邵王要赐郇侯什么命呢?
邵王为了更好的统御九州,他决定实行九州方伯的由上而下的梯进式上下层层管控方案,说白了就叫中央到地方垂直管控,借鉴前商体制,设立九州方伯。取缔前面太保、太师的东西方伯分治,并设立三公长制度,让太保尹作为卿事僚,三事四方的长,前面已经说过,原来辅长原本是太师,现在改了,其实以前也是暗中改了,要不召康公怎会得到谥号康公美誉。目前,太保尹最终是谁,邵王还在权衡当中。
但是,九州方伯体制,必需从新先搞试点推行,势在必行,先要占居冀州这个位置,让东方伯这个位子无法成立,因为邵王选的这个冀州方伯是郇侯,郇国靠近成周,成周如果再设立方伯就是多余。
所以,邵王选择郇侯。
还因为郇侯可以严控中条山北麓的盐池,还有边上的泽、陵地区铜矿一道可以管控,还可以在保证冀州地域的安宁的同时,作为成周防御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因此,邵王选择重用郇侯,决定特册封郇侯为冀州州伯。
虽然前面也说到九州方伯,但是那都是形同虚设,实权还是掌握在东、西方伯两人手里。现在邵王决定从新洗牌,从新任命新的九州方伯。
周王朝从新定九州,要取缔徐州,因为徐国多次伐周,这个原本是前商徐州方伯的徐国所在徐州,这一条,就得更名,让其不得延续徐州州伯之名义。兖州和大扬州瓜分徐州。第二,将北方,合并为并州,冀州之东北设立幽州,其他州不变。
州伯的管控范围,后面章节有言,在此不必重复,单冀州地域内就有大国百里方国三十个,伯爵六十个,子爵男爵国一百二十个,成倍数上翻,一州共计二百一十个诸侯国,附属国不算,臣工食邑以及城邑主也不算。
赐封州方伯,这是大事情,九州方伯共有九位,去掉一个王幾所在州,还有八州八位方伯,郇伯就是冀州州方伯,这里的州伯比侯爵爵位大的多了。
邵王于成周康宮,朝见郇伯,邵王站在绣有斧形的屏风前,接见郇伯。
郇侯双手持介圭入觐,面北而立。
王若说:“郇伯,冀州方千里,沃而近盐,郇地人杰,猗氏故地,盐池乃国利君乐之地,不可失,赐稷山先祖祖地,以及盐池猗氏与你,州、庐、重人三品,赐方伯介圭。”
郇伯叩拜稽。
有人不明白,周王所有王者在接见诸侯大臣时,为何都是站在绣有斧形的屏风前?无一例外。
因为开朝立周的周武王使的是一对铜斧钺,所以这对斧钺成了周王朝的王者的上方大斧的化身表示,大斧代表周武王,他们背靠周武王,见到周武王的上方大斧,还不下跪称臣?你还有什么话说?
说。
没有。无话可说,就是这个意思。
事情说来也巧,郇伯受封冀州方伯,此时正是邵王六年冬天,中条山地区腊月不寒,不但梅花开了,就连桃李不言而喻也是开了花,郇伯很是开心,大放厥词说,这说明方伯的四季都是如春,桃李芬芳满天下啊?
错了,这说明季节反常,暖冬。
邵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