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回 镐京地震鲁国政变
你先回吧。”邵王说道。
邵王话音刚落,外府白璠进来禀报:“陛下,鲁幽公姬宰被其弟姬沸所杀,政权已经落到姬沸手里,姬沸已经登基,自称鲁魏公。”时年邵王十四年七月。
“什么,杀兄篡位?这还了得,大逆不道,兄弟惨杀,成何体统,无德之人,有何面目称君,这朝纲王纪,到那里去了?”邵王气得大叫,把茶杯也摔了。
祭公起身施礼,本准备离开,可突如其来的事已经生,虽然是预料之中,可没想到这么快就生,内心也不希望生,于是劝道:“陛下,息怒,事已生,还是从长计议。”
“这叫朕如何不气,退一万步讲,这政变也不一定非要杀兄吗,这杀兄,事情可就太大了,大逆不道之事,如果朕听之任之,不管,这天下人怎么看待朕,还不骂朕无能,还不指责朕王道大缺,而不是前面说的微缺,朝纲不正?”邵王气得咬牙切齿的说。
“可事情已经生,一个兄弟已经被杀,另一个兄弟,总不能再去杀了他吧,姬沸的不义不忠之举,咱不能相提并论,陛下息怒,从长计议。”祭公安慰道。
“取消明天早朝,朕没有脸面面对两百多位大臣,他姬沸不嫌丢人,朕还觉得丢人,有这样的兄弟,真是无颜面对世人,给周公抹黑,给祖上抹黑,给朕抹黑。”邵王说道。
“诺。”仆正应道。
“你们退下吧,朕要一个人呆会,想想后面的事,这内患,必有外忧,天下又要大乱。”邵王叹息道。
“是,为臣告退。”祭公和白璠起身离开邵王宫。
邵王一个人呆着,心里很乱,已经预感天下又要开始大乱,原本计划明年巡游天下,看来已经不现实了。邵王要理出一个长远计划,可心里太乱,一时头脑空白。邵王唯一心里明白的就是天下要大乱。邵王呆着,不知什么时候,想起白夫人的话,他要到白夫人那里,和她说说话。这战事只有白夫人懂,其她王妃都不懂,房王后还反对战争,是个热爱和平的人。邵王来到白夫人的寝宫。
白夫人见邵王的脸色十分难看,已经知道是为了鲁国弑君之事怒,白夫人只好稍作片刻之后,对邵王说:“本夫人觉得周公后人还是需要周公后人来管治,目前最乱的就是周公后人,眼下只有周公最小之子姬明叔公可以管束这帮周公后代,他们无不惧怕这位叔公。”
“你这话有点道理,眼下九州州伯人选已经定性,如果姬明叔公担任太保皇父一职,他也无法多揽朝政,更无法霸揽朝纲,用之无妨,只有稳定内乱,才能制止外患,从大局考虑,赐命叔公为辅大臣。”邵王说道。
看来这个周公之子姬明是个狠角色,再加上他的辈分较高,他可是周公亲生最小的儿子,周公薨毙之时,姬明尚幼,没有分封,现在朝廷为官,周公世系子孙谁人不怕他?
既然如此,邵王调整三公机构,决定任命姬明为太保尹,作为辅大臣,赐命仪式不日举行。
此时的太保尹,也称太保皇父,太保,指的是太子的襁褓的保护人,也就是下一代王的保护人,故称太保皇父,身系辅佐两代王上的重任,当然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王上身边辅大臣,这在西周后期多见称呼。尹,各个部门长官称尹,此时的太保尹,主管朝廷政务军务之长官。
任命明公之前,邵王任命毛伯替换虢成公的太师职位,虢成公年龄太大,作为太保手下有点不适合,二来,毛伯是文王与太姒之子,和武王也是同胞兄弟,这样也可平衡明公的权力,制约明公的兵权。
八月份十一日,邵王任命毛伯担任太师,毛公之子毛斑青铜簋铭文记载说:“隹八月初吉,在宗周,甲戌(十一日),王令毛伯更虢城公服,屏王立,作四方亟,赐铃勒(官符)。”
十天后,八月二十一日,邵王正式任命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