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回 分封受命重臣被查
经历三次涅槃之后,方成佛家正果。第三次涅盘于公元前622年,第二年公元前623年五月园日,也是他第三次诞生日。在这36o年的三次涅槃又诞生中,弥陀造孽何等的恶果,又经过多少次的感悟,终成正果。最后于公元前588年5月园日35岁时成为佛,也便成为了佛陀。本书也有简单阐述,这里引出“度劫弥陀,终成佛”一部佛家诞生传奇。
后世佛陀的身后背景的佛光普照具象图,就是根据“夜清,五色光贯,紫薇。”,以及“其夜,五色光气,入贯太微,偏于西方,尽作青红色。”,来描述反映佛光的形象的。
当然,穆王巡游四方,环理天下,夫何索求?不是为了完全追寻佛陀的行踪,而是另有政治目的,穆王究竟为何目的而巡游亿万里路,可能无人能够说得清楚,但是,当探寻出他的目的之后,也是让人出乎意料,究竟穆王何为,请往下看,当然,关于穆王种下“穆陀树”,来标明界限,让弥陀无法立身之说,也只是渲染穆王的神话般的行程而已。穆陀树所到之处,也便是周王朝的边界线。大家明白了为何有个神话弭陀之说,在这个信神的年代,这是最好的行政手段。当然,后世佛陀涅槃终成正果,于其有着必然联系。
(弥陀感应生于周昭王时期,这种说法,来源于佛家协会第一任名誉会长,佛坛泰斗,一百二十岁的虚云禅师之说。)
穆王开始执政。
第二年元月,公元前976年新年伊始,穆王正式启用穆王年号,改元,穆王元年。
穆王正式执政,第一件事请,就是赏赐辛馀靡,是辛将军奋不顾身下水救出昭王遗体,穆王在新建成的昭宫赐馀靡命,“赐封辛为伯爵,世袭罔替,赏臣,州人,重人,庐人三品,金百朋。”
辛伯馀靡,原本姓姒,和殉难的辛国辛伯不是一个国家。辛伯馀靡受封之地是长狄之地,周人最早同化的狄人之地。
穆王第二件事情就是责令司马蒲柳安置烈士家属后裔的就职问题。
司马蒲柳在安置死难烈士家属中遇到了麻烦,他要按照邵王定下的安置军人家属的条令来安置死难者的家属补贴和顶替世袭工作,一次性七万多人的安置工作,要安置在各个部门和地方工作,这涉及面太广,尤其受到司徒姚铮和仆正的阻扰,口子不开,司马再三商量,结果还是未果。
司徒姚铮本是司马,因犯了错误,被昭王调任司徒,而司徒蒲柳又被委以司马,尽管级别一样,但权力不一样。司徒姚铮对司马蒲柳一直耿耿于怀,事过多年,司徒姚铮仍然没有释怀,现在司马有事求于司徒,司徒意思要司马表示低头后,方答应给出位置来安置军属工作,其实就是一口气的问题,而司马当然不买账,都为王上朝廷效力,何求于你!司马将司徒不配合安置工作的事上报穆王。
司马蒲柳本没有要告司徒一状的意思,只是想让穆王调停一下而已。可这事偏偏让六计司刘布知道了,刘布觉得时间点到了,把对司徒姚铮的暗查资料上报穆王,穆王一看资料,是昭王下令查办的,于是对司徒立案处理。
司马蒲柳得知司徒被查,以为是自己告了司徒一状导致的结果,很是内疚,后一打听,原来是六计司在后面捣鬼,你六计监察司什么时候都可以查办任何人,可你不能在我上告司徒之时,来这一手,这个节骨眼上,司徒不是死悄悄?司马觉得被人利用了,很是火气,可事已至此,材料已经上报王上,无法收回,何况穆王刚刚登基,新官上任三把火,还没烧,这是把司徒往火头上送。
司徒得知自己被查,是司马告的状,狠话:“大家同朝为官三十载,谁不知道谁!我倒了,司徒门下的所有人都站不住,我倒了,朝廷中的大臣大官们,你们都等着陪我进去吧!”
司徒的话一点不假,所有人都开始慌了,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