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回 善施隐晦瞒天过海
国人民会记住他们的,可人民记住他什么呢?
他真的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英雄?为正义而战,为正义而献身?还是一个国君为了寻求某种个人感觉和虚荣带来的无畏的牺牲品?
就算一个地方诸侯国强大了,那不是好事?为何因强大而动战争?难道让你一直不够强大,不够强壮,面黄肌瘦的活着就好?让你永远没有战斗力,让你永远的贫穷,只有贫穷才会切莫枉思量?才不会乱想?
难怪后人大贤提出哲理性建议:“诸侯国要小国寡民。治国要饥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天下太平。如此思想的来源,都是让你们这些不安分的富裕者搞出的歪理邪说。
否则,国富民强,国强民富,天下太平,安富尊荣,相安无事多好。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为富不仁,一富就嚣张跋扈,一富就土豪劣绅,霸气云天。也想起帝辛把黎方定位为饥国的故事,不许有饱和状态,要有饥饿感。
不退一万步,退一百步说,就算你打败周王朝的执政统治,难道你就不统治其他诸侯啦?你就不压迫天下人民啦?能比周王朝好吗?如果不能,换汤不换药,天下诸侯为何要臣服你的统治?你给天下诸侯带来什么好处,你又打算如何执政天下,你成为了天下共主,你的执政纲领性文件是什么?口号是什么?宗旨是什么?是否会带来社会进步,社会会不会前进?历史会不会倒流?生产力会不会倒退?战争给天下百姓带来的痛苦和悲伤,什么时候能够平复?一系列的战争带来的问题,得想清楚,然后再动。
如果这个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你出来带领人民当家作主,你是英雄,你是伟人。可这个王朝的建立才七十年,社会还很平稳,尽管有两个捣蛋鬼在捣蛋,但那也被平息了不是,充其量是个案,如果你揭竿而起,大举推翻周王朝,这天下就真的大乱了。
细想周王朝和你徐国相比,悬殊差别可鉴。第一,作为朝廷,已经是天下共主,他不可能让你轻易得逞,他不是当年的帝辛,他还年轻,他会不顾一切的灭掉你。
第二,他有强大的军队,远比你多得多的军队。
第三,他有一百年用不尽的财力物力的支撑力。
第四,他的同伙远比你多得多。
第五,他的号召力,也远比你的影响力要大得去了。他不要说打你,就是他一声令下,说徐国之地,谁得到属于谁的,可能你都撑不了一个月,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徐国了。悬殊差别太大,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你不要听那些马屁精说你如何比周王有能力,有本事,人又善良,你不为王,谁为王?我们都听你的,这都是屁话加不负责任的话,他们几个,几十个听你的,有什么用,要天下一千诸侯都听你的,才行。你作为徐国人民的君主,你要一分为二的,准确的,精准的拿准你的位置,绝不能有偏差,绝不能因为个人的仇恨和无谓的鼓吹自大就飘飘然,要用事实说话,要用数字说话,你不是个人主义,你是一个国家的政体和整体,你要对你的位置负责,这个位置就代表徐国人民的命运和走向,这是岔道口,何去何从,要拿得准。
有一种可能,你确实用你独到的才能打败了周军,占领了周王朝的王畿,是否能统一天下,后面再说。因为也不能这么早就下结论说你不行,小看你,意外总是有的,奇迹也会生的,周昭王南巡不返,被荆水荆蛮人打败,溺死汉江,也就是几年前的事,历历在目。你比荆蛮人厉害,这一点,谁都知道。荆蛮人将周军打走之后,没有追击之意,没有推翻王朝之意,而你不同,你要主动出击推翻周王朝,这性质上差别太大,天下诸侯是否反对你的做法,是否拥护你的做法,还不知道,何况荆蛮不是荆楚芈熊。
不需再去议论评说,徐偃侯已经在几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马屁精的奉承下,揭竿起义,为推翻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