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回 王朝强军龚王驾崩
作册命矢令簋。
太子姬囏对辟方的为人,还是不放心,自幼一直担心辟方篡位,长期心里压力很大,于是养成相信鬼神,相信天命之说,太子推荐内宰曶担任卜事一职。
共王任命曶宄(hu gui)伯担任卜事一职,任命过程中,井叔为引导人。
龚王二十二年,龚王最后一个决定就是再次征兵入伍,扩军二十万,退役一批老的兵种,退役军人共约十万人,这样新老交替对冲之后,等于增兵十万人,周王朝的兵力再次提升,总兵力达到六十三万大军,而诸侯大国最多也就五万人,这个数字没有改变,这是龚王对天下九州一千多个诸侯,一千多王老之国,以及几千个诸侯附庸国,共官食邑管控的成功之处,在教训中成熟,可谓武功卓著,龚王这次真的满意了,周王朝到了最为鼎盛时期。中农以上阶级,都可谓富裕小康生活,下农,已经解决温饱问题,佃农,农奴也不愁吃住行,整个周王朝的经济体量二十年内翻了二十翻,龚王实现了共王耕田公共私有化确权制度,恭王依法治天下的圣王法典,龚王中央集权的大国诸侯龙袍加身的三大目标,最后也弥补了自己的轻兵重法的短板,成为重兵重法的圣王,实行用兵护航天下的王道。实现天道,王道,官道,民道三均互补合一的“三均法则”,成为周王朝封建社会的初级缔造者,奠基者,这个位置无人能够代替。
龚王时代,也不是没有遗憾,共王唯一没有正真实现的是对九州之外的诸侯国的中央集权统治,没有实现共官管理,没有实现耕田私有化的确权,但这些九州之外的诸侯国,也自动不自动的接受王朝土地改革成功的经验,多数也跟随朝廷实施土地私有可以买卖制度,但在王朝对他们统治体制上,仍让实行地方对朝廷朝贡体制制度,任然成为王老之国,王朝没有下派官员,没有任命王老之国的三卿人事管理制度。
公元前9oo年,龚王二十三年,龚王因病治疗无效,带着这一点遗憾驾崩,享年八十五岁,谥号共王。共王成为周王朝唯一一名有三个称呼的王者,共王、恭王、龚王的三均九和之圣王,也是唯一一名有如此美名的圣王,在位二十三年。
共王驾崩,太子姬囏顺利继位登基,明年将改年号为懿(yi)王元年,懿王成为周王朝第七位周王。
按照王朝礼制,王者驾崩,七天入殡,七月吊孝,七月之后入葬王陵。七月内前来吊孝共王的诸侯君,王朝大臣,诸侯大臣,姬姓子孙,人数达到十万多人次,这是历史上最为凭吊人数最多者,这表明共王深受人民的尊崇爱戴和敬仰。
接着,司徒单旟单国穆公薨毙,其子单武公继位。
姜益公继任朝廷司徒一职。
司马师俗父薨毙,单武公接任朝廷司马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