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五回 天再旦借天命角逐
之下,铸鼎铭文《曶舀鼎》记之。列鼎铭文,五鼎四簋是中卿的身份炫耀。

    迁都的事情,经过大祝申,大卜舀的努力说辞,鼓惑,懿王已经基本确定,懿王还为迁都另外搞了一套说辞,不是纯天命天象论,而是朝廷安全论,国防论。懿王于一日早朝上对大臣们说:“渭水通黄河,与成周在一条直线上,东有成周洛邑,西有岐阳故都,南有丰都与镐京,王都建于中间,与东都、南都、西都形成各为三角互补稳定的态势,安全互补这是其一。

    其二,现在天下富裕,耕地归民,诸侯气象万千,你们去看看鲁、宋、陈,齐、燕、卫、晋、曹,蔡、单等国的展,他们的国都,现在越来越大,越来越现代,陈国已经是第四次翻新建国都了,而王朝却一成不变,一百五十年没有变过,已经破旧不堪,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展需要,王朝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要重塑王朝形象。

    第三,如果要在原来丰都,镐都两都翻新重建,浪费资源,同时这里没有扩建展空间,按照地理位置,渭水平原,南有秦岭,东有华山,北靠子午岭,西临陇山,这块渭水平原,只有居中邻水建立王都,才为最佳地理位置,这叫环境学,不是迷信,这样也可以带动新都周边展。老都已经繁荣,新都将要繁荣,这不是好上加好,美上加美,繁荣加昌盛,王朝不就更加繁荣兴旺!

    第四,再者,王都镐京城离祖陵毕原太远,不能随时尽孝祭祀,历代祖先驾崩入陵,都要走上百里的路程,这显得太远,所以,为了及时尽孝祭祀,于王陵西三十里建立新都,较为合适。

    第五,朝廷储备基金充足,造一座王城,也就花费十年储备,目前朝廷储备物资已经达到五十年的历史顶峰,就是消耗二十年的储备,还有结余三十年的储备物资,朕可以预计,按照目前的大好形势,不要十年,还会结余二十年的物资。所以,再造一座新的王都,财政预算是没有问题的。”

    这也许是懿王内心的真实想法之一,其他外在因素也有,所以促成建立新都的决策形成,也是顺理成章之事,能够反对的人物已经多数不在,天再旦过去两个月之后,懿王决定表明建立新都。

    太史史淢出列说道:“陛下建立新都,从长远角度看,是圣明之举,于毕原之西渭水,泾河,沮水三川之间,四岳环抱,渭水西过岐山,东出华山,进入黄河,东至大海,是条水上东西通道,和成周洛邑相通,离镐京丰都两都也就百里之内之地,其实算不上迁都,而是在王幾六乡之内再扩建都城,好在国富民强,建个新都,对于目前朝廷经济实力,也不算什么,臣倒是认为可行,不过就是时间点不对,因为天再旦现象刚刚过去,民间谣言尚未平定,在这个时候开工建立新都,会被天下有想法之人利用,造谣生事,臣建议,建新都也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之事,少则五年,多则十年,一个像样的新都方可建成,臣大胆进谏,建议待天再旦的不良影响过后,在开工建设,何况,前期还要对新都百里之内的相关几个国家进行迁徙安置,也需要时间。”

    “太史说的有道理,不过迁徙工作可以马上进行。历人吴大父,你看哪些诸侯要迁徙?”懿王问道。

    历人吴大父出列说道:“回禀陛下,按照制度,王城百里为六乡,百里之外为六遂,六遂之外千里之内为王幾,按照这个制度,先是槐氏槐里槐大人的食邑第一要迁徙,第二是东边咸阳毕国,第三是华阴华阳毛公郑,第四是西边眉国,召公采邑,第五是北面的焦获食邑,这些人应当排在第一次迁徙。”

    “槐爱卿,你的槐里槐氏一门,全部迁到鱼国边上,哪里还有一块空地牧场,有你现在槐里封地两倍之大,朕就封给你作为迁徙的补偿,朕令你在半年之内迁徙结束。”懿王下令道。

    “臣领旨谢恩。”槐大人出列下跪叩说道。

    “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一百九十五回 天再旦借天命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