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15节 东西方军人观念的差异
重骑兵    像条顿十字军    像古罗马铁甲军团    都是由贵族组成骑兵    由公民组成步兵    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文化和军事教育    对本民族忠诚    热爱国家    信奉宗教    这些都决定了欧洲人相对文明

    同时    欧洲各国的领土都不大    敌友关系也经常发生变化    可以说今天你我是共同作战的盟友    明天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所以各国的和亲也很频繁    到后來    各个国家的皇帝基本上都不是完全的本国血统    统治俄国的女皇是德国人    英国女王的舅妈是奥地利人    这样的事层出不穷    也可以这么说西方各个国家的贵族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戚关系    再加上宗教和那个骑士精神的要素    使得当时西方国家之间的战争表现出很绅士的一面

    比如    在对待俘虏    尤其是贵族俘虏的时候    都不赶尽杀绝    而是由对方的家人或国家花钱來赎    这就使得西方人在作战时只要基本上失去了抵抗的意义    劣势的一方都会选择体面地放下武器    反正不会死    大不了下回再來    这种风气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惯例    当我陷入困境    并且能做得都做完后    就可以投降了    虽然不太光彩    但也在接受范围之内

    回过头看东方    先看中国    在奴隶时代战争的主要兵力來源是奴隶    对奴隶自然不用客气    能杀则杀    能斩则斩    沒什么好心痛的

    进入封建社会后    中国基本上都是大一统的社会    发生内战的原因都是改朝换代    你皇帝凭什么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而我连个媳妇都娶不上    造反有理    而利益集团绝对不会放弃权利    那么好了    双方死磕    双方都是血海深仇    要置对方于死地    沒有什么好讲的    那俘虏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往往还要被满门抄斩    这样就逼着你死战到底    “横竖是个死    拼他娘的    ”

    于是乎    白起活埋四十万人、项羽坑杀秦降卒20万人成为“千古佳话”

    还有    中国奉行皇权至上    欧洲除了国王以外    教会也分享了一部分权力    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制衡

    慢慢的东方的士兵就形成了一种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态度    而这种态度得到了历代皇帝的高度赞赏    在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的教育下    战死沙场就成了军人的最高荣耀    到了现代    由于这个主义那个主义    内战加上了意识形态    不管是统治者还是准备取而代之的准统治者    都把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列为军人的最高境界    把投降被俘当做最大的耻辱    至于做到做不到    那是另一码事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奋斗之第三帝国简介 >奋斗之第三帝国目录 > 第15节 东西方军人观念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