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定风波
何为黑暗?
没有光明,就是黑暗。
那何为光明?
不得而知。
对于这一点,亿万年来无数人争论不休,始终也没有确切结论。
但幡可以确定,自己现在,看到了“黑暗”。
黑暗的地带,是丁靖析的心中。
心灵的黑暗?
这似乎难以置信。
平日中丁靖析给人的感觉,更多是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形象。也许他有时太过冷淡,但无论如何,用“心灵黑暗”形容他,仍然令人难以置信。
在一般印象里,提及“心灵黑暗”的人,先想到的会是他残暴好杀,毫不珍惜他人的生命,哪怕是身边亲近之人,只要不顺从自己,他也毫不留情。
但这是“残忍”,还不是“黑暗”。
那么,“心灵黑暗”的人,就是充满了阴险计谋,铁石心肠,只以自己的目标为唯一导向,对他人的牺牲都一概漠视?
这和丁靖析有点像,但不同的是他并不是漠视,只是真的不去在意。
所以,这是“冷酷”,也不是“黑暗”。
真正的“黑暗”,是如夜空下的大海,平常时侧耳倾听波涛翻滚,自然的节拍扣人心弦;沉静时耳目所及,皆一片静谧,化为真正的避风港湾;偶尔阴风怒号、狂涛翻滚,天地造化尽显峥嵘之势,夺山河之声色令人胆战心惊。
而在这其中,却无论如何都看不透,那片大海的深邃。
于神秘处,才无法测度。
而穷尽思索,也找不到何时的形容词一语敝之,来解释真正的“黑暗”。
不对,已经有了。
能形容“黑暗”的,只有黑暗。
......
进入到丁靖析的心灵空间,幡最初也十分诧异。
他从没见过有人,拥有如此纯粹的“黑暗心灵”。
“如果你要成魔,就是真的魔中之魔了吧。”幡对着空无一人之处,留下了这一句评价。
他自然可以如此说,无论是曾经作为“佛”,还是现在作为“魔”,他看过太多人的心灵,也深知人的心到底有多么脆弱。再阳光开朗的人,都可能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打击,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心会在瞬间改变,但由善入恶易,积恶返善难。
当幡经历了这一过程后,感受的也更加深刻。
幡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头。
扫清心中念头,幡在这片心灵空间中前进。他还记得自己这次的目的,就是要看一看丁靖析到底经历过什么。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也是一种欲望。既然魔门顺从欲望,也不会放过这一个机会。
一路前行中,一片虚无,什么都没有,但幡并不着急。人的记忆,都是埋藏在心灵最深处的,越是重要的记忆,藏得也越深。
因为人珍视回忆。
但是在走了漫长的距离后,幡还是一无所获,四周除了空虚,还是空虚,再也没有任何之物。仿佛一栋刚刚被搬空的房子,可以现有人生活的痕迹,却再也无法还原出当时的场景。
幡的脸色终于有些变了。
这是怎么回事?他的记忆,都被清空了吗?
这时,幡忽然看到前面有什么东西,不由得飞向前。这一段路程并不遥远,但他也是花了很久才赶到前方。在心灵世界中行走了很久,他终于见到了丁靖析的一块记忆。
图像投影的方式映射在黑暗的空间中,奇怪的是明明和背景是一样的黑暗颜色,却仍能将彼此从背影中清晰辨认出来。影像中人影绰绰,像是在一个话剧大舞台上,原本出现过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