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哥老会”
哥老会”英雄好汉。过去没有职业的“哥老会”兄弟,在苏维埃政府帮助下分到了土地、粮食、牲畜、房屋,解除了破产失业的痛苦,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红军是穷人的军队,苏维埃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下一步的各地“哥老会”联合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宣言发出后,得到了各地“哥老会”山堂的热烈拥护。志丹县石畔乡龙头大爷马海旺的家,被指定为中华江湖抗日救国委员会筹备处,并以他的名义向全国“哥老会”各山堂发出“马头山大会”邀请函。各山堂积极响应,派出代表前来参加会议。苏区内还专门设了“哥老会”代表接待站,保证食宿,提供方便。1936年8月19日至26日,1000余名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哥老会”代表聚集志丹县西南的马头山的道观废墟上,举行了隆重的“全国哥老会代表大会”开幕仪式。
马头山林木蓊郁,鸟雀翔集,位于志丹县永宁镇定边渠东岭,拐人仓沟,行走15里路程即到。据史志记载,上有灵湫,祈雨获应。先有规模较大的真武祖师道观。后在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建顺惠王庙,祀宋将李显忠,香火日盛,遗存有道士真身羽化塑像。大清同治六年(公元1866年),“回民起义”军将庙宇遭受焚毁,马头山道观成为废墟。
中央组织部干部科科长郭滴人、中华苏维埃白区工作部长龚逢春、陕甘宁省政府主席马锡五、白区工作部长贾拓夫、县委白区工作部长骆宏雄等出席了这次全国“哥老会”代表大会。参加大会的包括苏区党政军中的“哥老会”成员代表,有干部、工人、农民、商人,也有国民党东北军、西北军中任职的“哥老会”成员,白区国民党队伍中的军官和地方民团头领,以及各地选派来的“哥老会”大爷,一切食宿由志丹的西壮堂龙头大爷马海旺和红旗管家白老五(白天才)安排接待。与会代表在周围的松树坪、榆树坪、柏树畔和苍沟的崖窑里食宿,并进行会议的小组讨论。
马海旺是此次大会的发起人和召集者。为了把这次“哥老会”代表大会开好,马海旺捐出两石多粮食作为代表伙食。在他的带动下,所有“哥老会”成员都争着捐献粮款。
在大会讨论中,马海旺极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抗日救亡主张,并在其他“哥老会”大爷的协助下,成立了中华江湖抗日救国会,讨论通过了抗日救国会章程。马海旺被选为抗日救国会副主任。会后,抗日救国会的章程得到各地“哥老会”代表们的积极实施。使陕甘宁边区的“哥老会”成员,个个成为抗日救国的有生力量。
“哥老会大会”贯彻了我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1.宣传抗日救国问题;
2.党对“哥老会”的政策;
3.讨论“哥老会”章程;
4.成立江湖组织和选举山主;
5.组织抗日义勇军等;
通过7天的宣传和讨论,凡参加“哥老会”的成员一致拥护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接受党对“哥老会”的改造政策,他们一致表示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救国。大会选举并成立了中华江湖抗日救国会和抗日救国军。
这次大会还确定了宗旨和目标:
(1)奋斗宗旨:驱逐日寇、铲除汉奸;
(2)奋斗目标:中华英雄大聚会,团结一致救中国,民主共和求解放,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马海旺先生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为抗日救国运动贡献力量。1943年12月,中共志丹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在县劳模大会上推选马海旺为志丹县抗联委员会主任。1944年6月,马海旺身患重病,不幸于7月2日辞世。7日,中共志丹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在志丹县城举行了追悼马海旺的万人大会。县长李生华致悼词,县委书记王耀华对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