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明令重庆为陪都
主动租、售房屋或地产给内迁单位、企业。旧城区、新市区的旧有空地和化龙桥、土弯、小龙坎、沙坪坝、海棠溪、龙门浩、玄坛庙、弹子石以及江北老城、溉澜溪、陈家馆、香国寺、猫儿石一带,各种简易房屋和厂房、工棚很快地就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市区也因此扩展至上清寺、两路口,郊区扩展至磁器口、歌乐山一带。到1938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已经扩大到近30平方公里,全市人口统计已达50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共60余万。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升重庆为行政院直辖市,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提高了重庆的地位,稳定了大后方的民心,有利于抗日战争的大局。国民政府也在暗示日本人,我们已经决心长久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