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陷入孤立
张国焘是30日早晨赶到南昌的。他一出火车站,就被关向应、恽代英接到了系马桩。周恩来、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彭湃、叶挺、朱德、刘伯承、林伯渠、周逸群等中共要人都已坐在会议室里等候。
早晨的天气还算凉快,但多数人还是习惯地摇着蒲扇,喝着茶,想着事情。张国焘进来时,大家也是习惯地起立,将他让到正座上。张国焘偏胖的身材一赶路免不了一身汗,他用递过来的毛巾胡乱擦了一把,便招呼开会吧。
周恩来问候几句,便请张国焘先说。
张国焘就说起26日会议的情况:“除了恩来同志,我们几个常委在法租界开会,主要谈的就是南昌暴动一事。”
与会者都静心地听着。张国焘继续说道:“共产国际派来接替鲍罗廷的代表,罗明那兹同志已经到达武汉,我们谈论暴动事宜之后,由他向共产国际请示,国际已经回电,大意是要我们停止冒险,主张我们与张发奎一道干,打回广东,再由南向北发展革命。”
摇扇子的不再摇了,喝水的也放下茶杯,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显出不解。
向来心急的李立三用扇子拍着大腿,不敢相信,用几乎是叫嚷的语调说道:“什么都准备好了,哈哈,我们还坐在这里讨论,讨论什么?”
与李立三正好相反,叶挺向来不好多言,他的脑子里还在转着张发奎的事,他还是希望:“能与张发奎分化推迟一点也好,要是能与他一起干……”
谭平山不同意:“要是我们军中的同志都这样犹豫,还不能够干,那么以前我们的一切工作不是白干了吗?这能算是我们党的军事工作吗?”
周恩来端坐着,听着几个人的争论,并不隐晦自己的观点:“还是干!”
张国焘找不到支持者,便没了底气,换了一副商量的口吻:“我刚到,还不了解这里的情况,主要听你们的。不过国际的电报可是说,要有成功的希望,才赞成干。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还是不要干的好。加伦的意见也是推迟一点 ”
此时,谁也没有料到:一向温文而雅的周恩来砰地拍响了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咣当直响,他呼地站起来,怒目圆睁,冲着张国焘吼起来:“你说的这些,究竟是你的意思,还是国际的意思?中央派我来是要组织暴动,你又来说国际不赞成暴动,你叫我怎样执行?我辞职不干了!今天的特别委员会我也不出席了!”他说着,真的推开椅子要往外走。他的胸脯一起一伏,好像仍有发泄不出来的愤怒,整个人都在感情的浪涛里颠簸着。
张国焘不服气,喃喃道:“这有什么辞职不辞职的?你怎能不参加特别委员会呢?我的意思是大家都忙,你们可以叫一个同志把这里的情况告诉我,等我看看你们预备好的宣言,再图计议嘛。”
不知谁冲着张国焘高嚷一声:“为什么你要看宣言?究竟你是赞成干,还是要停止我们干?”
张国焘有点招架不住:“我不是不了解情况嘛!如果条件成熟,应当干,我怎么会不赞成干呢,问题是现在时机不成熟。”他见再无人冲他嚷,口气又硬了起来:“你们说准备好了,宣言呢?计划呢?总指挥是谁?”
邓中夏说:“这些都准备好了。总指挥是贺龙。”
“贺龙?”张国焘鼻子里哼了一声:“他能当总指挥?他是土匪出身,难道你们都不知道?”
谭平山忍不住了,指头快要点到了张国焘的鼻子:“胡说!你才是土匪!”
谭平山气得坐下来直喘气,周逸群接过他的话说:“贺龙的情况我了解,他是苦出身,拉起队伍之后也是仗义疏财,并不扰民。参加中华革命党后,一直追随孙中山,他是真心靠近共产党的,已经多次提出入党,只是我们没有发展而已。”
张国焘打断周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