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叶剑英“献计”
勿任逃逸;并着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唐生智,抽调湘鄂驻军,合力围剿,以除滋蔓,而遏乱萌。此令。

    张发奎是个深谙军事谋略,政治上也有过“骑墙”之举的人物。他接到国民政府的派兵进剿令之后,并没有立即行动。他的心情颇有些复杂。

    尽管汪精卫当面对他毕恭毕敬,可他也听到汪精卫在别的场合议论过,说“蒋介石是屠杀共产党,朱培德是遣送共产党,只有他张发奎是收容共产党!”汪精卫骨子里的不满溢于言表;而共产党方面,叶挺不顾袍泽之情,公然反叛,本该与其一刀两断,按国民政府的训令围而歼之;可军事委员会的名单偏偏又列了他的名字,还在7人主席团中占了一席;再看桌上的手枪、望远镜,还有身后站的卫队,都是共产党“礼送”归还的,他又怎能太绝情?再说汪精卫这一号人,他支撑民国大厦到底能有多久,还很难说;汪精卫跟蒋介石没法比,蒋介石不管是上台下野,手中总是握着军、政、财大权,哪像汪精卫,就凭个白脸和一张嘴,要钱没钱,要枪没枪,急了就打哆嗦对共产党的“叛军”,到底是追还是不追?追之能胜吗?张发奎的心七上八下。

    李汉魂不知什么时候告退了,副官报告:叶剑英参谋长回来了。

    “快请, 快请。”张发奎正愁无人与之筹谋,来了“高参”,客气地让到厅里。

    “汪主席的电报看过了吧?他要我沿南污线直逼南昌。”叶剑英不敢冒昧出主意,他先问问张发奎的打算。其实叶剑英的心里直打鼓:朱晖日一向是个“主 派”,如果按他的意见,张发奎真要率部追击起义军,起义军就要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后果将难以设想。他要千方百计稳住张发奎,放弃追击的念头。

    张发奎不想对叶剑英隐瞒:“贺龙我不去说他,希夷(叶挺)竟叛我而去,实出我所料,平心而论,我何时亏待过他?他既对我不仁,我也只好不义了,按汪主席的指令,我将带兵去攻打他。剑英,你知道,我是不愿干这种兄弟相煎的事的。”张发奎虽然信誓旦旦,叶剑英还是从细微处看出他的疑虑重重。

    叶剑英说:“现今这个时节,往往是守株待兔者赚,首当其冲者亏,无人愿做马前卒的。”

    张发奎若明若暗。

    叶剑英:“南下广东,不光是你我的夙愿,也是二方面军多数人的心情。现在,唐生智说调湘鄂之兵攻打南昌;朱培德说从武汉绕道吉安去指挥部队,我看,这些都是纸上谈兵。你想,那湘鄂之兵,调到南昌尚需时日;朱培德从武汉至吉安也非一朝一夕。这样一来,几路兵马,岂不是空谈?真正落在实处的,只有总指挥的部队。老总拿这手中的6个团兵力,去打叶、贺,胜数实在太小了。”

    张发奎爱听叶剑英这种带全局性的分析,专心致志地听着。

    “依我之见,老总照样发兵,只是虚张声势。原来盘踞在广州的陈铭枢虽和李济深对立,但他的部队如今已退回潮汕,广东仍是李济深的天下。据可靠情报,叶、贺的部队将南下直取广东;若叶、贺入粤,李济深必然要调兵去打。而一打起来,他必定招架不住,到时,我们便可打起援师的旗号,趁机将部队拉人广东,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这样做,既使汪、唐心欢,也不再伤我之元气。比起跟在叶、贺屁股后面穷追猛打而两败俱伤,要胜一筹。”

    张发奎一面侧耳听着,一面思忖。他那不太高大的身躯高兴得战栗了一下:“剑英,你说得太对了,就这样定了。”他闭上双目,思考着 具体实施步骤,又睁开眼问叶剑英:“就是这个教导团比较难办。”教导团的前身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他们是在南昌起义之后才赶往九江的。张发奎曾对这批学生训过话,说叶、贺已经叛变,谁想去找他们的,可以发给路费,但希望真正的三民主义的信徒跟他走。有的学生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百将之夜·南昌暴动纪实简介 >百将之夜·南昌暴动纪实目录 > 叶剑英“献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