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67.第二百六十七章
    防盗章。

    当下汴京的酒楼大多有闲汉进出,  看到那少年子弟吃饭,  就上前搭讪,帮他们买些消遣之物或找些妓子。又有种人叫厮波,  专门卖果子香药。更有下等妓子,不请自来,  到桌前唱歌,换些小钱小物。全汴京只有这州桥炭张家和乳酪张家,  不肯放这些人等进店,  也不卖下酒,  只整治好菜,卖一色好酒。

    炭张家的大伯一见陈太初等人,立刻笑着迎上来说早给衙内备好了席面,  将他们几个带上楼去。

    房内桌上已备好了八碟时果蜜饯。他们五个一落座,  外面茶汤就送了进来。不一会又有两个茶饭量酒博士来行了礼,  自去外间开始调炭火,  准备给他们烤制羊肉。

    一路行来,  赵栩和苏昉年龄相仿,  又是旧识。两个少年将翰林画院的几位著名画师一一点评过来,又说到当今的几位书法大师,  相谈甚欢,  十分投缘。

    九娘听着苏昉在书画一道上的见地很有长进,  心中十分欢喜,  也折服于赵栩的天纵奇才,  这人虽然光一张嘴就能气死人,  可的确评点得见识不凡,丝毫不带个人意气。

    陈太初和孟彦弼正细细把玩探讨那张新买的拓木角弓。

    九娘好奇地问:“二哥,听说弓以石计,你这弓有几石?”

    孟彦弼高兴地说:“一石六斗!不过你二哥我,拉两石五斗的也能满弓,只是教头说了,最好再等两年我再换两石的弓才好,免得伤了背。”

    九娘伸手摸摸那弓两头的的青色牛角,贴博着牢固的角筋,上面还用红丝线牢牢缠绕,不由得啧啧赞叹。引得赵栩和苏昉也都停了热议,过来看这弓。

    九娘记得苏昉初学时是从三斗的小弓开始的。她满怀期待地看看苏昉,苏昉笑着摇头:“我不善御射,惭愧,至今只能拉满八斗的角弓。”陈太初笑着安慰他:“大郎过谦了,能拉一石弓,在军中已被选入精兵。”九娘很高兴:“就是!已经很厉害了,婆婆说我们既不能自傲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

    苏昉好奇地问:“太初你呢?”

    陈太初笑着说:“我自幼习武,擅角弓,两石可以满弓。但要换成你二哥常用的禁军格弓或者狩猎用的稍弓,我虽然也能满弓,但准头肯定远不如他。”

    苏昉和九娘都惊呆了。陈太初不过才十一岁,竟然能拉满两石的弓!

    九娘由衷地称赞:“真是神箭养叔啊。”她不自觉地瞟了赵栩一眼,怕这小祖宗多想,赶紧转开眼。

    赵栩却一扬眉,笑出声来:“呀!胖冬瓜,你是不是看不起我?觉得我连苏昉也不如?”

    九娘被他说中了,有点脸红,实在不想也不敢愿得罪他,索性摇头不语。

    赵栩一伸手,戳戳她的脸颊:“哎,你不是话最多嘴巴最毒的吗?怎么今天成了闷葫芦?还生气哪?我给你的那冬瓜盒用来放黄胖最好不过。对了,那些个黄胖你喜欢不喜欢?”要是她敢说个不字,哼!

    九娘讨好地点点头:“没生气,喜欢。”她想起今日最要紧的事来,赶紧转头:“阿昉哥哥,我有好东西要送给你。玉簪姐姐,你快把那个匣子拿进来!”她好不容易约了阿昉出来就为了这个呢。

    打开匣子,几个少年都一呆。

    九娘先把那两张澄心纸拿出来,巴巴地递到苏昉面前:“这是我二哥送给我的,他答应了,我可以送给对我特别好的人。慈姑说这个叫澄心纸,太贵太好了,我刚进学,用不上。阿昉哥哥你把你娘的碗都送给了我,这个我送给你用。”

    苏昉接过纸笑着道谢:“多谢小九娘送这么好的纸给我,正好我娘也留了一些给我,我一定好好放在一起收着。”

    陈太初不自在地看看一脸懵懂的孟彦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汴京春深简介 >汴京春深目录 > 267.第二百六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