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84.第二百八十四章
前,环视了众臣一圈。后殿之中静了下来,苏瞻皱了皱眉,却见张子厚不慌不忙地略一拱手,就从怀中取出一张黄纸来。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一看竟是御前手札,纷纷肃容躬身行礼。

    “吾和娘娘、燕王均深信陈太初忠勇,现令其领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两淮路禁军、厢军、义勇。着枢密院遣使给降兵符,不得有误。”

    张子厚朗声读完,将手札递给朱相:“请朱使相一览,办了吧。”

    朱相接过来看了一遍,御押正是今上自己定的,模样酷似一个丸子长了两只角。他喉咙有些痒,轻咳了一声道:“二府还需再议此事,陛下忽然内降手札,未免意气用事太过草率——”

    张子厚阴测测地看着他:“看来天下只知有宰相,不知有陛下和太后了。”

    此话诛心之极,把几位相公都骂进去了,后殿顿时一片沉寂。苏瞻昨日收到了九娘的信,仔细思量后,在二府议事时并未反对陈太初领军一事,他见向太后心有疑虑,因此也未开口赞成。倒是九娘信上那熟悉无比的卫夫人簪花小楷令他出神许久,心想怪不得阿昉待她如此不同,七年前在开宝寺上方禅院大殿上,这个和阿玞极其有缘的女童,看来是有心习了阿玞的字迹,学着阿玞的遣词用句的语气来亲近阿昉。她和燕王俨然已是一对,为何还要在阿昉身上下这等功夫?她一个晚辈,却对自己一副推心置腹谆谆劝导的口气,实在令人不快。

    曾相出来打圆场:“哈哈哈,子厚这笑话真好笑。陛下和太后昨日奏对之时,并未话,朱相担心的是陛下年幼,这睡一觉一个主意,会不会明日又换了主意?”

    “朝令夕改,君王之大忌也。三位大学士教导吾时,都和吾说过这个道理。曾卿是觉得吾年幼不当为君吗?”赵梣身穿金黄团龙纹的绛罗红袍,被向太后牵着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坐到御座上,一板一眼地问道。他看向众臣,颇有君主的气势。

    曾相立刻跪倒在地,高举玉笏:“臣失言。臣绝无此意。”身后众臣跟着跪倒了一片。

    苏瞻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娘娘,祖宗以来,躬决万务,凡於赏罚任使,必与两地大臣於外朝公议,或有内中批旨,皆是出于宸衷。陈太初身为外戚,若因陛下内降而任,岂不授天下人以口实?有违陛下圣德。”

    张子厚立于御案一旁,哈哈大笑了三声,又叹息了一声,连向太后和赵梣不禁惊讶地看向他。

    张子厚转身朝两宫行了一礼,声情并茂地道:“陛下,娘娘,天下人皆知下官和苏相不睦,但今日子厚对和重心服口服。昨日二府议事,苏相对此不一言,今日出言反对,只因陈太初不仅是大赵外戚,更是苏相的侄女婿,苏相品行高洁,自然不愿违祖宗之法。”他又转回身看向面色不佳的苏瞻,诚恳地道:“阮玉郎联合女真、高丽,甚至还有各路潜伏在军中的亲信要一同谋反,旨在攻下汴京。巨变当前,和重兄,还请你学一学祁黄羊,举内不避亲。”

    殿上众人都被他吓了一跳。朱相顾不得官家和太后,厉声斥责道:“张子厚,你可有证据?燕王殿下刚刚与金国签署了四国合约,武德郡主和亲,你怎能攀诬友邦?还出言污蔑各路将领,令人心寒。你这般阿谀逢迎用心险恶,为的恐怕是重回枢密院掌一国之军事?”

    张子厚眉头挑起,一脸无辜:“任陈太初领军东四路,乃燕王殿下之命。殿下身在契丹,高瞻远瞩,必然有所洞察才令我等有备无患。陛下、太后、摄政亲王均有此意,不知朱相一味阻扰又为了何事?哦——”他摇了摇头:“若是阮玉郎取了京城,朱相只需一个降字,保住名位并不难,但子厚倒要学习子敬,问一问陛下能安所归?”

    朱相面皮赤红,竭力克制着怒火:“谨言慎行便是要降阮玉郎?张子厚你可真会扣帽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汴京春深简介 >汴京春深目录 > 284.第二百八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