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第三百四十二章
起来。
四位当朝宰相中,有两位也站了出来,附和道:“臣附议。”
不少忠于太皇太后和赵氏宗室的文臣武将回过味来,岐王乃太皇太后亲出,又掌着大宗正司,竟未能见到太皇太后最后一面,心存疑窦上了表,而宫中也真的设了诏狱,由大理寺在审理,看来太皇太后去的确有蹊跷。不少官员暗自琢磨起来,这洛阳宫城里,皇后早就失踪了,统共才那么几位太妃和一个贤妃,谁敢对太皇太后不敬?除了深受圣宠的贤妃张氏,还能有谁……
孟在大步上前,站在了岐王身后。赵棣心中一紧。
“陛下——”孟在神情温和,声音却十分响亮。
殿上的嗡嗡议论声顿时消歇了下来。
“陛下,宫中禁军宿卫,皆太皇太后亲点,理应万无一失。”孟在举起玉笏,语带哽咽:“得太皇太后恩宠,降旨册小女为皇后。小女手无缚鸡之力,居于深宫,却在众人眼前无端失踪,随身女史、宫女都被拘于宫中诏狱。臣身为父亲,至今连一句话也未能询问,不知始末,毫无章法。”
这殿上的官员虽然都心知肚明皇后失踪一事,但这宫闱秘事谁也不能提,更不能对外宣示。谁想到孟在竟然竹筒倒豆子在这太极殿上全撕扯开来了,更没想到孟在自己也是两眼一抹黑,立时都骚动起来。
孟在含泪道:“太皇太后仙逝那日早间还宣召臣妻入宫,言道小女失踪一事已有了眉目,夜里便突园陵崩!”
太极殿上刹那间鸦雀无声,又猛然炸了开来。皇后失踪案才有了眉目,太皇太后便骤然薨了,要说这两件事毫无干系,谁信?
赵棣方才被岐王一番言语说得心惊肉跳,可孟在这长篇大论一出,他险些感觉不到心还在跳了。孟在这一刀捅得实在太过凶狠,他根本回不过神。
孟在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娘娘薨逝和小女失踪深有关联,宫中诸事实在蹊跷,应将一应相关人等移出诏狱,由大理寺、宗正寺、礼部联合审理。此外,小女失踪已逾月,无论生死安危如何,不宜占据中宫之位,还请陛下三思!”
岐王眉头扬了扬,这三段话委实狠辣,连皇后之位都不要了,真是慈父,真是忠臣啊,这可把皇帝和贤妃张氏架在火上烤了。在情在理,都无法推拒。孟在这是铁了心要扳倒贤妃,也是要撇清和皇家的关系。
孟在心里,究竟是如何作想的?岐王暗自揣摩起来。赵栩派人给他送了几次信,提醒他太皇太后之死乃张氏所为,要的自然是他归顺汴京,最好能开了洛阳城门,送上赵棣。太皇太后在,那是他亲娘,他看着她一意孤行,只能劝,不能不从,否则是不孝不忠。如今坐在上头的是赵棣,却又不同了。
文武百官纷纷附和孟在,一时群情汹涌。
***
这日入了夜,张蕊珠疲乏得很,就着晚词的手喝了两口参汤,因腹中胎儿不敢多喝,但不喝委实有些撑不住。她每日主理丧事三更就要起身,夜里亥时也不能入眠,宫中事务纷杂,虽有钱太妃搭把手,但好不容易独当一面,代掌了皇后册宝,哪里肯放手,加上延春殿上下要收拾,诏狱里那许多人的审理,虽有了赵棣的示意,她还是不放心。费心又费力,担惊又受怕,统共只能睡上一个时辰,梦里不时还会出现太皇太后冷森森的目光,斜睨着她似乎在说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她每每惊醒,总觉得身上凉飕飕的,又因斩衰孝期内,不能和赵棣同房,不免怕得很,这几日都是晚词自请上夜,抱着被子睡在脚踏上陪着。
晚词去外间转了转,再回来,垂低声将太极殿上的事说了。张蕊珠一颗心跳得比眼皮还快。孟在这厮一定是冲着自己来的。孟六娘明明已经回了汴京,他还充瞎装聋,借刀杀人。她死死握紧了手,指甲戳在掌心里生疼。
她那夜就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