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379.番外

    面条如韭叶宽,几片薄薄羊羔肉盖在面上。羊汤雪白,蒜叶碧青,热气腾腾。

    穆辛夷埋头吃得一头汗,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心满意足搁下碗,眉眼弯弯地道:“好吃。”

    陈太初见她说着话,小舌头却总往上颚舔,就笑了:“烫破皮了?”

    穆辛夷抬起头给他看:“好像破了一块大的,怎么也下不来。”

    陈太初举了灯凑近了看,一片薄薄的白色软皮耷拉在她上颚上头,遂伸出手:“再张大一些。”

    穆辛夷眼睛眨了眨,啊了一声,把嘴张得更大了,垂眸看着近在咫尺的陈太初,想笑又笑不出,卡着又啊了两声,把脸都憋红了。

    “好了。”陈太初起身去洗手:“以后吃慢一些,吹一吹。还疼吗?”

    穆辛夷伸出手指在自己上颚轻轻碰了碰,笑眯眯地摇头:“不疼。快来,我给你系上长命缕。”

    陈太初坐回榻边,将手中热帕子递给她擦汗,再撩起窄袖,腕上那根九娘编的长命缕已经褪了颜色。

    穆辛夷擦去额头鼻头的汗珠,将长命缕绕过他手腕,细细打了好几个死结:“诸邪退避,保佑太初平平安安回来。”她嘻嘻笑着摸了摸那根褪了色的长命缕:“我编得不好看。这个花样好看极了。”

    陈太初也笑了:“阿妧手巧。你每年都编,也就熟能生巧了。”

    “好。你戴一串长命缕,肯定长长长长长命得很。”穆辛夷哈哈笑。

    陈太初从怀里取出一只精巧的小鱼坠子,却是玉雕的,花纹简单古朴。

    穆辛夷接过去在灯下仔细看:“是太初你自己雕的吧?”

    陈太初微笑:“六郎手才巧,我雕得不太好看。”

    “那你年年雕一个给我,熟能生巧。”穆辛夷朝他眨眼睛。

    陈太初一本正经地点头:“好,你戴一串鱼坠儿,年年有余有余有余。”

    两人不禁齐声大笑起来。

    杨婆婆掩上厨间的木门,听见两人的笑声,叹了口气,也笑了起来。笑容被夹在层层的皱纹里,平白加深了许多。

    ***

    五月中旬,陈太初和陈元初自兰州摸透前线军情一起回到秦州,安顿妥当后便去穆家探望穆辛夷。陈元初嘀咕了几句,反被外婆说了几十句,气囔囔的,到底没有阻拦。

    黄昏的秦州暮春已带上了暑气,被烈日晒了一天的垂柳都有些无力地耷拉着,天边的晚霞火烧火燎,羽子坑的不少乌瓦上头升起了炊烟。

    陈太初不自觉地越走越快,脸上也带了几分笑意,这次回秦州似乎有了“归心”,倒是他从来没体会过的,并不急切也不紧张,如那袅袅而去的炊烟,宁静又舒缓。

    轻轻推开半掩的门,院子里的少女一身粗布衣裤,裤腿半卷,正弯着腰在小小田地里浇水,听见声音直起身子,脸上就笑开了花。

    “太初!”

    陈太初见她小脸绯红,精神不错,仔细看了看她脚下慢慢的绿苗,笑了:“怎么种上西瓜了?”

    穆辛夷将旁边的空桶递给他:“将军巷的李大哥送了好些西瓜苗给你家,外婆说家里种不下了,就分了我一些,快看这里,开了好些花,密得很。等九月就能吃上我种的西瓜了。”

    陈太初挽起袖子到一旁的井边去打水。穆辛夷兴致勃勃地弯下腰查看蔓叶:“外婆说有些开得晚的花不会结果,要摘了去。以后还要查看生病的和长得奇形怪状的小西瓜,也要摘除。真是可怜,可也没法子,不然其他的好西瓜也会长不大。”

    陈太初倒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接过她手里的水瓢,舀了满满一瓢水浇下去。

    两人一个说得详细,一个听得认真,很快就把小小瓜田浇透了,到井边打水洗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汴京春深简介 >汴京春深目录 > 379.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