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缘悭一面
可此刻情况有变,头柱香是他志在必得的,既然如此,也只能采用其他方法了。
武松把祭品放在紫霄宫牌坊下,香烛放怀里,对着宫门拜了三拜,心中道:“北帝爷爷,这祭品便放在此处,请你稍移玉步出来享用,武松亲自进去给你磕头!”
武松祈祷完,趁着混乱,沿着北帝庙边上走去,一直绕到后面,看看围墙,也不算高,他用力一跃,虽然不能直接跳到墙上,可双手仍旧能够抓住了围墙上面,稍一用力,身体便上去了。
北帝庙里并不大,后面是道士住的地方,分前后院,紫霄宫便在前院,过了子时便是初一,道士们是要忙碌一整夜的。
此刻都在香积厨享用斋菜,等到亥末,便要各归原位,等待开门迎接信徒,所以院子里面一片宁静。
武松几步便到了紫霄宫,“谁?”,眼前人影一闪,武松双掌护胸,只见眼前也是一条大汉双掌护胸,看着自己。
“噗!”武松不禁笑了出来,原来那是一面巨大的铜镜,上面写着“辰居端拱”,武松自然不明白什么意思,其实“端拱”便是北宋的一个年号,明这紫霄宫或者这铜镜矗立的时间。
“估计这铜镜是用来照妖邪的,也正好给进来的人看清楚自己的样子,不要被世俗的欲望蒙蔽了眼睛,竟然失去了自我。”
武松一边想着,一边仔细端详这紫霄宫,宫殿两旁各有九个位神将,他是一个都不认识,倒是身前身前摆放的兵刃,他是认识,这十八件兵刃便是我们寻常的十八般武艺。
哪十八般武艺?在这里便扯开一点给各位看官一下,这十八般武艺便是:矛,锤,弓,弩,铳,简,剑,链,挝,斧,钺,戈,戟,棒,枪,杈。
穿过这十八位神将,在大殿中央端坐着北帝,只见他神色庄严,头上顶着祥光,身穿龙袍,一双赤脚,跟一般的神像大不相同。
武松也不知此刻是什么时辰,猜想也才不多子时了,索性把香烛都拿了出来,借用大殿上燃起的长明灯火光将之点燃,插在香炉上,算是上了头柱香。
武松心想,拜神的事情,心诚则灵,他便跪在蒲团下,诚心磕了三个头,低声道:“北帝爷爷,你是最正直的神灵,老太君一生坎坷,也无怨言,只想能常伴儿子身旁,却是眼有恶疾,不能视物,求你为她驱尽邪气,恢复光明!”
武松许完心愿,想着也不知道到了子时没有,干脆便跪在此处,一直等到那善人过来,他来的时候便是子时了,自己再课几个头,再许一次心愿,便算是上完这头柱香。
武松再次抬头,在那神坛上摆放着一个签筒,他心念一动,反正来了,何不求一支签,看看吉凶也是好的。
他双手抓着签筒,心中想着老太君的眼疾,拜了三拜,啪,从签筒掉出一支签,武松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一箭射红心,人人好音,日长鸡唱午,真火炼真金。”
“哎,这是什么意思,一箭穿心应该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人人好,应该不差,后面鸡唱午,炼真金又是什么”
武松正在猜度之际,闻得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他也不意外,知道那上头柱香的善人来了。
听那脚步声,有六人,前面两人脚步沉稳缓慢,应当是两名年老的人,中间两人步履轻盈,估计是女人,后面两人脚步有力,是壮年人,武松估计应当是那善人的一家老了。
反正他已经算是上了头柱香,等到善人到来,到了子时便算了事。
“施主是何人?为何拜倒在北帝前?”一把年老的声音响起,武松知道是那走在前面的两人之一,叫他施主的,应当是庙里的道士。
“道长,人家中长辈眼有恶疾,来上头柱香,请求北帝爷爷保佑。”武松也不隐瞒,直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