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洞葬
还是掩住了口鼻,站起身示意我们退回。

    回身走了一段,没有再闻到奇怪的恶臭,也没有看到子母蛇爬出来,我心中稍安,于是问大川叔他刚才使的又是什么神通?他也不避讳,说是一种“听风探路”的功夫,但他自己功夫不到,还不会“听”,只能用那药粉,点起灵风,靠闻那探路归来的罡风,才能辨识前头的险恶。他只记得授他药粉的高人说,如果吹回来的是恶风,那么前头,不是藏尸地,就是养蛊坑。这么说来,那奇怪的子母蛇,八成就是从前头的养蛊坑里爬出来的了。

    回头走到岔洞口,大川叔看了看防水表,已经四点差一刻,为了节约时间,决定直接进岔洞探索。我们自然是无异议的,既然风水周上次来的时候没有进过养蛊洞,那么他口中的洞口,铁定不是这个了。

    岔洞只容得下一个人弯腰通过,我们只得一个个矮着身子顺次往洞里钻,只有那风水周,稍微低起头,就能小跑通过。顺着这个逐渐往上爬升的洞穴前进了一段路,洞内空间又再一次变得宽阔起来,我心中一紧,大川叔也把手伸入腰包,似乎在考虑是否要再来一次“闻”风探“洞”。

    “等等!”阿霞突然轻声制止了大川叔,把我吓了一跳。我们按她的要求,关掉了手电,却看见前方拐角处,竟然朦胧亮了起来。我们顺着亮光走去,四周越来越亮,洞穴也越来越宽阔,不开手电也看得清楚起来。随着我们拐过一堵屏风般的岩壁,已经赫然看清自己已经站在几十口朽木棺材中间,而不远处刺眼的亮光,却正是从那开阔的洞口照进来的。

    这才是真正的洞葬穴。

    位于洞口的石室光线充足,阿霞粗略清点了下,位于“井”字形木架上的棺柩足足有三十来具,都没有叠放的,只密密麻麻堆做一层,整齐地排成四排,或头朝里,或头朝外,似乎按某种规律排布的一般,紧凑地摆放在这纵深十多米,宽亦十多米,高五六米的宽敞洞室里。棺柩间的“井”字木栏间只能堪堪容一个人侧身挤过,狭窄的缝隙里,竟稀稀疏疏地生长着好些过膝高的灌木。那灰白色的灌木修长的叶片上,不时渗出滴滴吸收了洞口水雾凝聚而成了露珠。眼看这些干朽的尘封棺柩和夹杂其间生出的繁荣草木竟相处得如此和谐,我不由暗自嗟叹生长与死亡的轮转无常。

    抬头四望,溶洞顶上犬牙交错地垂下各式各样的石柱和石笋,吓得我赶紧让开,生怕头上的石幔一言不合就断裂落下一条条尖利如刀的钟乳石。走过错落的棺柩,我看那洞口开阔,水气充盈,心想,之前烧着的尸花鬼藤,如果没进养蛊坑,估计八成是从这里给逃走的了。

    阿霞研究了下这些棺材的质地纹理,感觉平平无奇,提议打开一具棺材看看情况。风水周却不以为然,冷言嘲讽道:这么多年来,放在这么显眼位置的棺材,里面怎么可能还会有东西。说着,不屑一顾地坐到一边,摆弄起他的八卦盘来。我突然感觉躲在黑墨镜后面的他显得有些焦躁,似乎在意着一些别的东西,却又不明说。

    幸好大川叔比较爽快,配合着阿霞,挑了一具相对完好、位于光照明亮处的船型棺,用折叠铲子沿着棺盖撬了一圈,松了松底盖合缝处的阴阳扣,然后才招呼我帮忙开棺。空间狭小,两人只能合力抬起盖板,从“井”字架的下面把盖板抽出,放到一边。刚站起身,阿霞已经戴着挖掘手套,捡起一根木棍,扫去了棺内沾满尘灰的一大片蛛网。

    我们仔细一看,棺材里外都已风干,葬主也已经干缩成一团,早看不清面容,阿霞只能勉强从服饰上看出这应该是个黑苗族女人。葬品也平平无奇,也就一个银质头饰,一只项圈和一对手环,以及一对脚环,还算聊胜于无。阿霞不是耳朵,自然不会乱顺东西,只见她取下手环,端详了下,只把一只收入文物袋里准备带给其他人研究,却把另一只放了回去。然后,她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非常盗墓贼简介 >非常盗墓贼目录 > 第二十二章 洞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