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〇八 活雷锋欧学联——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欧学联
长期间,曾不止一次接待过欧学联同志,她那看似弱不禁风的肩膀,每次都扛着一大箱鞋垫、粽子,她从来都是朝至夕返,不吃不喝。留下的只有一句话:“希望战士们为毛主席站好岗,放好哨。”我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期间,借去大同出差的机会,去拜访过学联的家,她住的房屋简陋,家境贫寒。唯一富有的东西,就是给战士们制作鞋垫的原材料,一匹匹粗布从地面堆至天棚。我当时劝了学联几句:“学联啊,你过这么苦的日子,到此为止吧。”她回答说:“姐姐,这是我的心啊!”多么值得学习的同志啊!

    “兵妈妈”的由来

    1989年夏,欧学联应邀到驻同某部为官兵们作报告。欧学联不知道讲什么好,就把她几十年里为矿工做好事,为驻军官兵和军烈属排忧解愁的事儿说了说。

    坐在前面的新战士王斌,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报告完了,这位小战士说:“我是孤儿,父母亲在我两岁的时候就先后去世了,记忆中连妈妈也没有喊过。欧妈妈,今天我见到您,就好像见到了我的妈妈。”

    欧学联红了眼圈。她说:“孩子,别哭了,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妈妈,你就是我的儿子,有啥心里话,你就对妈妈说吧!”

    小王斌泪流满面,握着欧学联的手,平生第一次喊出了“妈妈”。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欧学联。她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欧学联想,大同部队这么多,肯定还有像王斌一样的孤儿战士。他们从小失去妈妈,又远离亲人,心里不好活。我是个中年妇女,能多少给孩子们些安慰,让他们在第二故乡得到亲情,也尽了我一份心。就这样,欧学联在驻大同陆海空和武警部队中,认领了9个孤儿战士。她使这些孤儿不再因失却母爱而悲伤。

    从那以后,欧学联经常去看望她的这些“兵儿子”。山东籍孤儿战士朱凤国动情地说:“我母亲今年6月刚去世,我的心像被割掉了一半;欧妈妈认我做了儿子后,我觉得失去的亲情又找回来了。”四川籍的孤儿战士朱国宝一到星期天就往欧学联家里跑,进门就喊“妈”,欧学联给他做他爱吃的辣面,听他讲在连里的事情,劝他改掉犟脾气,不要和战士们闹矛盾。有个叫陈细江的“兵儿子”打算考军校,欧学联非常高兴,让她当中学教师的二儿媳找来各种复习资料。小陈身体瘦弱,欧学联把部队首长和地方同志送给她的营养品转送给他。这个小战士很努力,终于考上了。临走的时候,欧学联和三儿子亲自送他到火车上。火车开动了,陈细江泪如泉涌地喊道:“妈妈多保重,毕业我就回来看望您老人家。”欧学联匆匆把准备好的两百元钱硬塞进车窗里。她心里明白,小陈这一走不知啥时候才能见面。

    小陈到了学校,经常给欧学联来信。从一口摞满信件的木箱子里,欧学联找出一封信来,有一段朴实无华的话:“我作为您的儿子,深深地理解妈妈的心。您好像大同煤一样,无私地把光和热洒向社会,洒向军营。您期望国家安定强盛的良苦用心,我哪有不理解的呢?我一定要做一名对部队建设有所贡献的军人,报答妈妈的深情厚意。”

    小陈说出了欧学联的心里话。

    连着几年中秋节,欧学联都要把“兵儿子”一个个请回家。她家生活拮据,平时连肉都很少买,到这—天却能做上20多个菜,还会有汾酒。欧学联让这些“兵儿子”在最想亲人的时候围在她的身边,度过愉快而难忘的节日。

    欧学联为“兵儿子”操心,儿子们也为她争气。在欧学联的关怀下,孤儿战士们多有长进。现在他们中亦有四五人荣立三等功,七八人入了党,其他人也受过嘉奖。

    欧学联认“兵儿子”的事迹在社会上广泛传开之后,山西、内蒙古、甘肃等地驻军的孤儿战士纷纷来信,要认她这个“兵妈妈”。在采访中,她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〇八 活雷锋欧学联——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欧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