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〇九 大爱厚德为民报国——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朱玉林
得到了众多父老乡亲们的支持、帮助,才使他活了下来!三次大难不死,他从内心感谢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和万物生灵,他热爱家乡,感谢父老乡亲们,感谢家乡故土,更加坚实的奠定了他自强扶弱的思想基础!

    <er h3">二

    让朱玉林真正有了转机的好日子,还是改革开放的年代,还是党的好政策改变了他自己和他的家庭。1981年几经坎坷的朱玉林,踏上了到城里创业的风雨历程。当时党的富民政策,让他看准了在工矿区搞煤炭运输可赚钱这个门道,就和妻子戚淑珍勤俭度日,一分一分地攒钱。到了1983年,经过几年的积攒,手里有了1000元,又四处向亲戚朋友们求借了5000元,购买了一辆旧的解放汽车开始搞运输,成了全村第一个运输专业户,奔上了他的创业之路。装车,开车,卸车都是他一个人,工作是苦了些,但收入却比在农村时增加了许多。生活刚刚好一点,帮助他人就成了他的乐事,乡亲们进城他热情款待,乡亲们有病他送钱送药,时间一长,乡亲们遇到大事小情都把他当成主心骨。他在农村的一位已多年失去联系的隔壁邻居,身患绝症,找到朱玉林住上了医院,先后花了玉林8000多元钱,在她弥留之际,拉着朱玉林的手说:“我家孩子他爸死得早,家里没一点儿钱,今生今世我是还不上了,下辈子我再还吧!我眼看就不行了,如今还有一件事要托付给你,别人我不放心,你还得先答应我,要不我死不瞑目!”看着奄奄一息的邻居,朱玉林心里十分难过,流着泪说:“大嫂,有什么事您就说吧,我答应。”邻居说:“老四啊,我现在最不放心的是我死后四个孩子没有人照顾,你无论如何要照顾他们,把他们拉扯大……行吗?”朱玉林说:“大嫂您放心吧,您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这就领回去,有我朱玉林吃的就有孩子们吃的,有我孩子穿的就有你孩子穿的,我孩子有学上,你孩子一定和我孩子一样有书念。”当时,这位邻居百感交集,热泪哗哗流淌。当她看到玉林把四个孩子亲亲热热地拉进怀里,终于放心地闭上了眼睛。就此,朱玉林一下子多了4个孩子,这个慈善、仗义、刚强的汉子痛痛快快答应别人的,实实在在做到了,这就是他收养孤儿的开始。此时在农村老家“朱老四”的名气也与日俱增。

    <er h3">三

    真正让朱玉林有大名气的,还是他办起了救孤事业!那是他有4台卡车的时候,一天夜里,他开车走在路上,灯光照处,见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横在大路中央,停车一看是一个11岁的男孩子,破衣烂衫,浑身是土,一脸绝望。他把孩子扶到路边问道:“孩子,你咋躺在这儿睡觉呢,不怕车轧着吗?”孩子伸着脖子喊:“轧死才好呢,我不想活了!”喊完,挣开朱玉林的手又往路中间跑。他再一次抓住他的胳膊说:“孩子,你到底咋回事儿?”当孩子说自己父亲死了让后妈给赶出来了之后,朱玉林骂了一句“狗娘养的,良心眼子不正!”,毅然抱起孩子上了车。就这样,在朱玉林1988年任砟子煤炭调运站站长时,他从垃圾旁、煤堆里、桥洞下、铁道边、车站前……收养和拯救了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和饱受创伤的心灵,先后收留了11名流浪着无家可归的孤儿。一个朴实无华的农民,自己的温饱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的时候,就开始收养社会孤儿,他这样做的本质,来源于他那身农民的筋骨,他那副朴实大爱的心肠。曾几何时,有人拿农民说三道四,其实,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伟大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这文化精华不仅是中国成就大事业的精神支柱,也是世界文明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党和政府的关爱下,1991年8月朱玉林同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思想境界有了新的升华。这时候,他对党的认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〇九 大爱厚德为民报国——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朱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