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五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魏巍
羊全部救出。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他和战友们又立即赶赴到另一个救援现场,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搬运沙石,维护道路桥梁,打捞积水中的小麦,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在救援过程中,当他发现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在屋顶上坐着,等待救援,奋不顾身爬上屋顶把老人背了下来。当他和战友们刚从房屋里将一家3口转移出来,房屋轰然倒塌……

    在公安边防部队开展的爱民固边战略中,走访、服务群众本来是干部的职责,身为炊事员的魏巍,却利用工作之余跑遍了驻地的每家每户。辖区牧民居住非常分散,又由于大部分路段是崎岖的山路,邮递员往往十天半月送一次报纸、信件,并且放在派出所就不再往下送了。魏巍主动承担起给牧民代送信件的义务。有些牧民住得十分偏僻,魏巍常步行数十里才能到达牧民家中。在他为牧民送信中得知,有一位叫赵志强的牧民,正为考入高等学校的儿子交不起学费而犯愁,他二话没说就把刚发的1300元津贴全给了老赵。

    汶川地震,魏巍主动到当地红十字会捐款500元,并带头缴纳特殊党费300元。

    在开展关爱困难儿童活动中,所里通过走访,在辖区内确定了3名困难儿童为关爱对象,魏巍主动与失去双亲的小叶磊建立起帮扶对子,常给小叶磊买漂亮衣服和书包、文具,并一有空闲就去学校看他,辅导他功课。

    驻地有对75岁的老两口,老大爷叫杨树林。老两口体弱多病,儿女又常年在外打工,身边无人照顾。魏巍义务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常帮老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逢年过节还为老人送鸡蛋、羊肉和水果等礼品。杨树林老人不幸患上了“蛇盘疮”,疼得晚上无法安睡。魏巍得知后,立即带老人到旗医院治疗,并拿出500元钱为其付了医药费。

    魏巍就是在这些扶困济危的行动中培育了自己的爱心,升华了自己的品格。正是平时有了这种思想基础,关键时刻他才能舍身取义,见义勇为。

    说起魏巍在郑州金水河畔的那次破冰入水救人的故事,还有一段精彩的续篇哩。

    2008年1月28日晚上,魏巍跳入冰冷河水中救人的一幕,虽然在第二天就被河南《大河报》报道了,但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救人就救人呗,且是救的一位痴情醉汉,这种事缺乏轰动效应。魏巍跳水救人之后,当晚乘上归队的火车,到了部队他不说,自然无人知晓。直到一个多月后的3月17日,那位被救的23岁河南省平顶山市青年王森茂,知恩图报,不远千里来到内蒙古,这才使魏巍冰河救人的壮举扬了美名!

    王森茂千里寻找救命恩人,颇费了一番周折。

    在河南武警医院,他打听的并不错,跳入冰河里救他的人叫魏巍,是内蒙古武警部队的。当他带上600双鞋垫、一封感谢信和几盒冻疮膏,千里迢迢来到内蒙古武警总队查找那位救他于冰河里的英雄时,叫魏巍的倒有几位,但都不是他要寻找的救命恩人。王森茂在内蒙古找了一个星期,也没能找到他要找的魏巍。后来,他到一家报社寻求帮助,终于在内蒙古边防总队打听到了他的救命恩人。内蒙古边防总队首长派人派车,与新闻媒体记者一起,将他带到了巴音温都尔边防派出所,这才见到他朝思暮想的英雄。他把一面锦旗交给魏巍,上面绣着两行字:金河破冰救人显神威,内蒙边防武警恩如山。它赞颂了魏巍的精神,也表达了小王的心声。

    接下来,《魏巍:续写和平时代最可爱的人》、《从冰河救出轻生男子》、《冰水中救出轻生青年,600双鞋垫谢救命之恩》、《感动大草原》……报道魏巍破冰救人的文章铺天盖地!

    英雄就这样诞生了!

    2009年9月20日,央视现场直播了“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老作家魏巍的家人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一五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