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 英雄无语——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罗成财
天空像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阴沉沉地低垂着。浊浪从远方奔涌而来,一排一排又一排,仿佛要爬上岸似的,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黄岐村前的沙滩上追逐着,绵延不绝……
这是牛年岁末一个阴雨霏霏的隆冬日子。海天一色。我在这片小沙滩上走来走去,时而久久地伫立凝思着,时而举目远眺,在苍茫的大海与晦暗的村庄之间寻找一个英魂。
人去船空,不远处停泊几艘船只随波逐浪,仿佛诉说着一个个悲情故事的句点。
涨潮了,海水铺展鼓浪而来,哗啦哗啦作响,或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或漫过沙滩打湿、吞没了我的脚背和思绪。
海浪声声。
这海水曾掀起滔天巨浪:公元2006年8月10日,在史上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超强台风“桑美”以每秒75.8米,相当于波音“747”飞机起飞的速度袭击沙埕港,狂风暴雨,浊浪排空,撕毁、吞没世间万物,多少船毁人亡,避风港顿成“死亡港”!
这海水曾掀起万丈泪光:为一位名叫罗成财的英雄离去!那一天,他抗风搏浪驾船救人,一次次放弃逃难的机会,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不幸葬身大海。他在生死之间,惊涛骇浪中的无悔抉择感天动地!
归航喽!归航喽!渔村传来的几声呼唤让人揪心断肠!
英雄远去,埋葬在一场世界级的超强台风中。潮涨潮落,千呼万唤等你归,海浪轻展低吟诵,英容笑貌觅不见,从此沙滩很寂寞!
英雄无语,沙埕作证!海浪无休止地把沙滩上的足迹抹去,却让一个身影在海天之间更加清晰。
一位海的儿子乘风而去,从此走向天国;
一位海的儿子风范长存,英雄史诗流长!
殉难大海
“台风来啦,台风来啦!请各位渔民朋友赶快撤到安全地带!”拉响的台风警报声在空中“呱呱”直叫。闽东沿海台风年年有,今年大不同!
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2006年8月10日下午4点光景,超强台风“桑美”开始登陆沙埕,瞬时中心风力达到17级,掀起惊涛巨浪!大海倾刻间失去温柔,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一艘五六十米长、泊在镇中心码头的制冰船小手臂粗的缆绳一眨眼就被风浪扯断。罗成财的“闽鼎渔P132”号停靠在附近海域,感到剧烈的晃荡。他和吴正荣、李求龙、林宜都三名船员顿时慌了手脚,傻了眼。他们一下子就领教到厉害,“桑美”台风,来者不善,危险逼近。
台风,这种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强烈热带气旋,积聚着毁灭性的巨能,狂风暴雨是它挟带的利器,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船毁堤溃,破坏力极大。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毁灭了美国新奥尔良市,损失近千亿美元;汶川“5·12”地震前几天,热带风暴“纳尔吉斯”掠去缅甸十几万之众,等等。
“情况不妙,惹不起躲得起,弟兄们赶紧撤呀!”罗成财和伙伴们见势不妙,按照老规矩,赶紧各就各位,砍断缆绳,收锚起航,和成千上万艘渔船一样,在拉长的台风警报声中,开足马力,迎着猎猎作响的海风,向沙埕内港莲花屿方向疾驶,希望尽快赶到避风点——谁料这是大自然布下的最大陷阱。
沙埕别称沙关,离福鼎市区45公里,沙埕港道长40公里,宽约2公里,水域面积39平方公里,水深无礁,久不淤积,不起风浪,航道稳定。港外有南关山横峙,港中的莲花屿孤浮海面如莲花出水,水深波平,是福建省重要渔港之一,也为我国东南沿海闻名的天然良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沙埕港开埠。早年,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曾把它列为三大渔港之一。万吨巨轮进出不受潮汐限制。由于沙埕港阔水深且有群山庇护,台风季节,港内外风力相差4级,可避12级以上台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