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 舍己救人好男儿——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周波
记。这一篇篇笔记,如同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清晰地记载着他从一个普通战士到英雄的成长轨迹。
官兵们渐渐发现,周波的思想观念与刚入伍时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过去崇拜歌星影星,现在崇尚的是英雄;本来用于摘抄流行歌曲的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八荣八耻》、《军人道德组歌》。他花钱注意节俭了,入伍时带来的自己打工挣得的3000元钱,一直存在银行里分文未动。一年津贴费2600多元,除了逢年过节寄些给父母和爷爷奶奶,还节省下来1800多元。
在连长曹松林的记忆里,周波入伍以来,只请假外出过一次。他既没有去游览心仪已久的名胜古迹,感受都市的繁华,也没去商场、饭馆消费,而是几经转车,到远离营区的军事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参观归来,他向战友们宣讲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交流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在他的遗物中,战友们找到了他精心收藏的那份《复兴之路》展览简介。
“周波能够在关键时刻舍身救人,成为英雄,这绝不是他一时的冲动和偶然之举,而是他平时的思想积累和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必然结果。”战友们都这样的认为,这让我们对周波这位人民军队的大熔炉里培养出来的英雄战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雷锋式的精神遗产——
《周波日记》选
2006年12月28日,参加新兵连组织的“忠诚警卫事业,甘当无名英雄”教育后写下的教育感言:
刚进警卫部队,我有些不大习惯,自己的身体素质也不行,班长就教我们怎样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比如,跑步、单杠,还有各式各样的体能训练,只要坚持下去,我的身体素质就能一天比一天提高,虽然我的体能没别的战友好,但我也觉得现在比刚来部队的时候好多了。
警卫战士要有无限的忠诚,过去我对政治理论学得太少了、懂得太少了,现在明白了,今后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像指导员讲的那样,当一名“特别忠诚、特别过硬”的警卫战士。
2007年1月23日,参加新兵连组织的“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教育后写下的教育感言: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每个公民追求的人生理想。农民种地、工人创造、军人牺牲奉献是个人的奋斗目标。人生观是每个人对人生的态度观念,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的价值体现,立足本职,铸造价值。
2007年1月24日,参加新兵连组织的“强化保密观念,严防失密泄密”教育后写下的教育感言:
失泄秘密会造成军队的名誉和家庭、个人的危害。现代化侦察手段很先进,保密工作更加繁重。保守军事机密是每个军人应尽的责任,强化保密观念。
2007年3月14日,参加连队组织的观看失泄秘密警示录像后写下的观后感:
今天,看了闭路电视,对我的感触很深。通过观看短片,我们可以看出失泄秘密是很严重的问题,要求我们在部队里一定要严守机密,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等等,教育了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认清失泄秘密问题的严重性。
2007年3月14日,在连队开展的“八查八看”活动中对自己的自查自纠:
我觉得自己大的问题是没有,就是有点不足,比如:平时有“三手”现象(袖手、背手、插兜),礼节礼貌不是很好,在队列里有时爱东张西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要克服以上问题。
2007年4月5日,参加连队组织的“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努力增进内部团结”教育后写下的教育感言:
假如我是一名管理者,我会对他们严格要求,特别是在训练的时候,要求他们必须按照正确的动作要领,不得在训练场心不在焉,以免发生训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