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二一 风雨中,警徽闪闪指方向——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赵刚
念深深植根于赵刚和老姜的心中,正是有这样的信念,他们才能在大灾面前做出义无反顾的选择。像赵刚这样历经磨难的警察还有很多,无论是强忍失子之痛仍坚守工作岗位的交警杨占彪,还是冒死抢救出23名学生的派出所所长白禄兵,包括赵刚在内的很多公安民警,都只是德阳公安抗震救灾中极其普通的一员。

    地震虽然摧毁了家园,夺去了亲人的生命,但摧不垮灾区人民警察的坚强意志!只要有信念在,只要有精神在,就一定可以凝聚起强大的警心和民心,就一定可以看到无数个不屈的脊梁在废墟上挺起!

    鉴于赵刚在抗震救灾中的突出表现,2008年7月,他被任命为绵竹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指导员。职务升了,名气大了,但赵刚没有以英雄自居,而是兢兢业业面对新职务,决心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在新的岗位上作出新贡献。他通过调查研究,创新思路,探索出了新时期公安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城南所辖区80%以上居民从帐篷安置点分批搬迁至板房安置点,地震中许多百姓失去亲人,仅该所管辖的板房区就出现了几十名孤残、孤老、孤幼等“三孤”人员。这个特殊群体无疑最需要关爱和帮助,赵刚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只有良好的愿望还是不够的,更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些“三孤”人员普遍困难,灾区当时不通电话,他们又买不起手机,一旦遇到危急情况如何与警察联系?赵刚经过反复琢磨,借鉴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标志,决定把它作为报警的信号。很快,城南派出所所辖的板房区所有“三孤”人员都收到了一根红丝带,只要他们有困难,就把红丝带挂在门前,城南所板房警务室民警及队员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为他们排忧解难。这个方法看来似乎很原始,但在灾区当时困难的条件下却很管用。一条小小的红丝带,见证了赵刚的一片爱心和责任心,成为联系和密切警民关系的纽带。

    警察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保一方百姓的平安,在灾后动荡的日子里,这个职责尤为重要。灾后重建很快拉开序幕,并且规模空前浩大,绵竹全市就变成了一个大工地。2009年年初,赵刚在走访中了解到重建工地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他与所长商量后认为,虽然当前所内资金和警力都异常紧张,但确保重建工作安全有序推进是头等大事。3月初,绵竹南轩中学南京援助工地上便设立了警务室。在警务室进驻的第二天,工地两名外来施工人员因工作原因发生争执,接到报警后,警务室民警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制止,防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经过赵刚耐心细致的工作,双方握手言和,愉快地重返各自工作岗位。自警务室搬进重建工地以来,工地上未发生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确保了重建工程的正常推进。随后,在探索援建工地建立社区警务室的基础上,赵刚又创造性地将调解室设立在了板房区,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呼这一调解室为“板房区的小法庭”。

    这首家喻户晓的《红星歌》尽管描写的时代距离今天已经很遥远,但歌中对党的指引作用的歌颂仍历久弥新。如果把歌词中的“红星”换成“警徽”,窃以为其意境与赵刚他们在地震中的艰难历程也十分贴切吻合。

    赵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地震到来的时候,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人们之所以相信我,就是相信我头上的警徽,就是相信党!”警徽在风雨中闪光,警徽在平凡的工作中依然闪闪发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二一 风雨中,警徽闪闪指方向——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赵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