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 赤诚蕴大义临危见大勇——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贺生福
来人呀!救命啊,有人掉进河里了!”一声凄厉的呼救声打破了冬季午后的宁静……
原来,中午放学后,家住附近的几名同学相约到清水河玩冰。却不曾想冰面突然破裂,导致5名学生掉入冰水中。当贺生福赶到河边时,发现河的对岸也相继聚集了十余人,虽然都很着急,但没有人上前抢救。贺生福家就住在附近,知道河水有三米多深,而且现在冬季,冰水寒冷刺骨,如果不尽快救人,学生随时都有危险。“对!必须立即救人!”当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时,他顾不了许多了。虽然他也不会游泳,虽然他没有十足的把握,一想到这些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样,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时,特别是耳边传来的急切的呼救声让他没有时间再考虑了。于是,他立即拔过工地上的旗杆,绕过20米高的河沿,直奔事发地点。当贺生福接近冰窟窿的时候,已经有3个娃娃从水里面爬上来了,还有2个在水里挣扎。贺生福顺手将旗杆塞给水里最靠近自己的其中一个孩子,稳稳把他拉了上来。也就在这时贺生福脚下的冰突然开始裂开了缝,贺生福一看这咋办呢?就赶紧把身上穿的黄大衣脱下来铺在冰上,爬在上面,又把旗杆递给水中最后一个娃娃手中,可是,这个娃娃说:“叔叔,我抓不住了。”当时,贺生福鼓励他说:“你一定要抓住,不然你就拉倒了。”经过努力,他仍然抓不住,于是贺生福就把旗杆塞进他的袖筒里,用旗杆把他的袖子拧住,使劲一拉,不但没拉动,自己身下的冰裂缝越来越宽,并滑向冰窟窿。贺生福很着急,向已经上来的四个娃娃说:“你们赶紧趴下,把我的脚拉住,不然救不了他,叔叔也要掉到水里了。”他们几个孩子也很听话,两个孩子就分别各拉住贺生福的一只脚,这时贺生福身下爬的冰面也在不断下沉,贺生福身体大部分已经泡在冰水里了,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救人的念头。
经过十几分钟后,贺生福最终通过努力把水中最后一个孩子拉了上来。可是冰面很薄,为了不再掉下去,贺生福和几个孩子拉着最后救上来的孩子爬了十几米远,贺生福感觉冰面结实了,就对其他几个孩子说:“不行,如果一直这样拉到岸边,会把他冻坏的”。说完后,贺生福就把这个孩子轻轻扶起来背上走,并一直背上了岸。这时贺生福的兄弟贺生有也闻讯赶到了,与贺生福一起把五个孩子送到了医院,并赶忙通知他们的家长。孩子们得救了,他却悄悄地离开了医院,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家了。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危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工友劝阻,一心只想着落水的孩子,真是难得。”在我翻阅完报纸后,马占祥副部长说。
的确,在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的今天,一个人能为他人舍生一次,为义勇担当一次,即使是瞬间,也足以书写出个大大的人字来。
然而,作为一名作家,我的关注点与记者们不同,我想更多地了解事件背后的故事,了解贺生福这个人。我提出要采访贺生福本人,还有他身边的一些人。
马占祥副部长欣然同意,并安排县文明办的一个同志陪同我去采访。
鲜为人知的几个瞬间
在等车的间隙,我先和文明办的那位同志聊贺生福。他说:“贺生福是个真正的典型人物,我们在搜集他的事迹时发现,他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爱关心、帮助和善待他人,像他这样的人,在抢救落水儿童时能够第一个跳下去,绝不是一时的冲动。”他又给我讲了几个贺生福的鲜为人知的事情:
二十多年前,贺生福还只有十八九岁的时候,有一次在离清水河岸不远的田里铲地,突然听到从河的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快来人啊——有人掉河里了!”
贺生福听到喊声,放下锄头就朝清水河边跑,跑到河边一看,他们村10岁的儿童马金宝吓得浑身发抖,8岁的小金冬正在河里扑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