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二 赤诚蕴大义临危见大勇——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贺生福
晚上,他把想法与家人说了,爸爸说:“生福学习好,不读书白瞎了,现在家里是困难,可也不能把你耽误了。”

    “你还是去念书吧,实在不行再说吧。”妈妈紧接着说。

    大哥和姐姐也说:“生福,还有我们呢,我们不能念书了,是没有希望了,也不能把你再拖累下来。你脑子灵,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1987年9月,贺生福又重新回到了学校。经历了落榜的打击之后,贺生福变得有些沉默寡言了。老师和同学们认为他自卑感很强,然而,挫折并没有击倒他,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改变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看法和远大的理想,反而化作了蕴藏在心灵深处的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巨大潜能。上高中以后,他不断地自我加压,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因为家庭的贫寒,他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无忧无虑,每到周末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帮助父亲干农活,帮助母亲做家务,还要经常劝慰身体有病、情绪不好的大哥。然而,他的家境却每况愈下,他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也经常得到老师、同学和亲友的帮助,这使他非常感动,他把这种感动化作了力量。

    1990年6月初的一天,贺生福含泪找到班主任杜老师说:“杜老师,我要退学。”

    “你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吗,怎么能退学呢?是不是因为家里的经济困难?”杜老师惊诧地问。

    贺生福点了点头,低着头不敢看杜老师那双对他充满希望的眼睛。杜老师宽慰他说:“你不用担心,下学期的学杂费、住宿费我已经跟张校长说过了。张校长说,你的这些费用可以全免的。”

    贺生福流着眼泪说:“杜老师,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不过,我还是不能再念了,我们家的实际情况您不了解……”说着贺生福呜呜地哭起来。

    “别着急,我再跟张校长说说,把书费也免了,在学校里再搞一次捐款活动,帮助你一下,怎么样?”

    “不用了,杜老师,不管你怎么帮我,也只能帮一时,我家的情况不允许我再念书了。”

    杜老师看着这位品学兼优、很有希望考上大学的贺生福,怎么能让他轻易辍学呢。于是杜老师再三劝说。贺生福面对可亲可敬的杜老师,说出了家里的情况。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贺生福家由于妈妈长期患病,已经是债台高筑,上个月父亲又摔断了腿,家里的重担除了他,没人可以挑了。

    听了贺生福的叙述,杜老师无可奈何了,想帮他,可又怎么帮呢?望着满脸泪痕的贺生福,杜老师一时连安慰他的话也说不出来了。沈默了许久,杜老师问:“你回去有什么打算?”

    “今年我已经二十岁了,算是成人了,想出去打工,挣钱给我爸看病,帮家里还债。”

    杜老师看到刚刚步入成年的贺生福就承受着这么大的压力,自己又爱莫能助,心里非常难过。

    贺生福离开学校那天,杜老师和全班同学一直把他送到校门口,很多同学都伤心地哭了。贺生福挥泪和大家握手道别,然后咬着嘴唇转身匆匆地走了……

    杜老师望着贺生福远去的背影,泪水模糊了双眼。

    贺生福经历了辍学之痛,也没有实现自己通过上学走出农门的梦想,但他并没有消沉,没有自暴自弃。他先把精力投入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先后尝试过小麦、玉米套种,种枸杞、洋芋等经济作物,种瓜种菜种温棚,他的田里总比别人的产出高。但家里人口增加了,孩子们也逐渐长大了,仅有的那点土地的产出不能养活一家人了,他开始走南闯北做小买卖,东奔西跑地四处打工。由于人实诚、脑子灵活,能承揽到活计,许多人都愿意和他一起出去打工,他成了小有名气的包工头。

    平民英雄的平常心态

    2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二二 赤诚蕴大义临危见大勇——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贺生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