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三 在祖国大家庭里——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哈米提·艾合买提
    哈米提·艾合买提老人今年82岁了。在他81岁那年,他以自己的行动,在祖国大家庭里树立起一位维吾尔族长者形象,受到了各族群众和全社会的广泛尊重。

    快乐的哈米提老汉

    哈米提老人的家很有一点城市里的村庄味道;坐落在临街高楼后面不足20米之遥,自成格局地组成了一座低矮的平房小院,很像现代化建设完工后还没有顾得上拆除的简易工房,但经主人的精心规划,反而让住公寓式套房的人感到羡慕;院子的空间不大,充其量不超过20平方米,北厢盖有两间储杂物的小屋,正对院门是朝西开的居室房门,进厅颇为宽敞明亮,地上铺着一色大方块地板砖,陈设简朴,直接通向两间正房住室,和一般达到小康水平的维吾尔人家里一样,住室墙上挂着壁毯,地面铺满地毯,就连床上、沙发上也全是铺着各色图案的毯子,整体上还保留着一点穹庐为室毡为墙的古风,并且给人一种一尘不染的舒适感受。

    哈米提身体魁梧,虽然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但行动和语言比年纪时还敏捷,而且记忆力也相当好,当问及他年轻时做什么工作时,一下便引起老人的兴致,他自豪地说:“我1956年参加工作;别的人参加工作要半年以上才能转正,我,三个月就转正了——因为我是大学生,也有表现!”

    这倒令人刮目相看了。哈米提老人在20世纪40年代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是乌鲁木齐一中民族班学生,后来转入当时还叫迪化的红楼——新疆学院学习,校长是包尔汗。

    当时他参加工作的单位是乌鲁木齐红旗路百货商店;也许是因为学历的关系,市百货公司曾几次要调他去市百工作,可是商店总是在关键时候派他到外地去采购,人不在,当然谁也拿不走,就这样,老汉一直到退休都是和红旗路商店结下了不解之缘。

    退休以后干什么?

    “什么‘正’事都没干!”老汉一本正经地说:“可事情还多得很!我有24个孙子,11个重孙子……”

    原来是这么一大家子人,光是家务事就够老汉忙活的了。虽然,儿孙们都各立门户自己过了,可是,爷爷的大本营里,下一代、下下一代住在家里的“常驻代表”是不断的,这个孙子在家里住到中学毕业了,下一个立马又接上了,哈米提和老伴尼牙孜汗就是这些莘莘学子的总后台而且乐此不疲。房子里的事情老伴料理到了,跑外的事情哈米提义不容辞;八十多岁了,老汉还能骑摩托车,跟现代化没有拉开什么距离,自然儿孙们的事,他也就俯首甘为孺子牛了。

    上了年纪的人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生活中依然还能派上用场,这会使他产生一种我还有用的自豪感。作为一个大家庭的长者,哈米提老汉最快乐的事就是为后代做他永远做不完的事;直到2009年7月5日,老汉进一步发现,他不仅对自己的大家庭有做不完的事,而且,在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他也依然有着做不完的事。

    不眠之夜

    2009年7月5日是个星期天。

    这一天是哈米提的侄儿结婚大喜日子。亲戚朋友多,排场也不小,在饭店包了两万来块钱的酒席,大红花,小汽车,来宾不断,新郎新娘喜气洋洋,吹吹打打,其乐融融。

    哈米提是必须到场的长者,这天,他和老伴、孙子换上了节日盛装出席婚礼,亲戚朋友见面,对老人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问候;新人接受了老人的祝福,给他一家安排了体面的上席,大家闲聊着等候婚宴的开始。这时候,孙子附在他耳边说了句话:“爷爷,咱们家的天然气好像忘关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好在饭店离家不远,哈米提就对家人说:“我回去看看,你们在这等着。”

    维吾尔族的婚礼习俗是在下午举行;当哈米提从婚礼现场出来时已经是当地时间下午7时左右,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二三 在祖国大家庭里——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哈米提·艾合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