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二九 鸭绿江畔的好人老郑——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郑仁东
晚报》及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40余家媒体及知名网站都转载、报道了这一消息,引发大江南北的热议。

    腾讯网转载这一消息后,24小时内网友评论达1500余条。“该奖!现在做好事的人不断减少,奖励好人好事是树立正气的最佳办法!”一位网友评得干脆。

    广东网友评:“东北人就是活雷锋!”

    安徽滁州网友:“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希望能感动他们。看到这条消息,我的心情很愉快。”

    新浪广西网友:“好人有好报,丹东是个充满人情味的城市!”

    21CN网网友:“全国人民向丹东人民学习,这样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好!”

    民间道德楷模更具示范性与可学性,蕴藏在老百姓内心的道德力量,通过政府扶持与媒体的张扬将会放大为强烈的主流社会心理,使精神价值的人格魅力,促进形成温和淳厚的民风。郑仁东的事迹所掀起的一波波热流又一次验证了这个趋向。

    就在4月21日这天,老郑被团市委请到振兴区一所小学,他亲手将捐给希望工程的2000元助学金送到10名贫困家庭的小学生手中。

    从儿时郑仁东就一直记着母亲的一句叮咛——不是自己的东西咱不能拿。这父母的教导,老郑又向钦敬他的小学生转述了,他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诚实,奉献,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而同学们受到他的感染,纷纷表示:要像郑爷爷那样做个好人。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与孩子们在一起的老郑深感自己也是快乐的。

    做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郑仁东以自己的美好心灵,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而后,一串串意想不到的“惊喜”,竟让感动他人的老郑长久地处在感动之中——

    9月11日,郑仁东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9月20日,郑仁东在全国7000多万张有效选票的评选活动,荣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殊荣,并在北京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受到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9月27日,郑仁东的儿子因父亲喜得廉租房,终于结束了恋爱“长跑”,举行婚礼。在婚礼上,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宣布:“新郎官的父亲郑仁东作为辽宁省的群众代表,已被特邀进京参加国庆60周年观礼。”

    10月1日,郑仁东与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本溪的武秀君作为辽宁仅有的两名群众代表在天安门前观礼台上观看国庆60周年阅兵式、群众游行和国庆晚会……

    参加完观礼活动,老郑没在北京多待,他想到自己分工保洁的滨江中路,他不在时还需别人替班,便很快赶回丹东上班了。穿着人们熟悉的一身朴素的保洁服,操着扫帚出现在鸭绿江畔游人如织的路面上,当有人问起进京的观感时,他一脸的憨笑说:“近几个月来,意想不到的事儿实在太多太多,而能到北京参加国庆60周年观礼,却是最最想不到的,我一定要把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永远珍藏在心里。在今后的路上,用自己的善行义举,传播精神文明,带动更多的人,把我们丹东、我们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世界是在变化着的,但善心是永恒的。好人老郑,用他的善行感动着社会,而社会对好人的回报同样感动着每个人。这就是发生在我国最美丽的边境城市丹东的“郑仁东现象”。我想通过这一现象,人们乃至全社会将对好人精神发出更强烈的关注和呼唤。

    愿好人精神永恒!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二九 鸭绿江畔的好人老郑——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郑仁东